綸掖的意思、綸掖的詳細解釋
綸掖的解釋
猶綸閣。中書省的别稱。中書省為草拟诏令之所, 唐 時稱為右掖。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議》詩:“綸掖清光注,鑾坡茂渥霑。”
詞語分解
- 綸的解釋 綸 (綸) ú 釣魚用的線:垂綸。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絲帶。 現用作某些合成纖維的名稱:錦綸。滌綸。 綸 (綸) ā 〔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綸)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掖的解釋 掖 è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掖。 扶持别人:掖護。獎掖。 古同“腋”,旁邊。 . 掖 ē 把東西塞在衣袋或夾縫裡:腰裡掖着 * 。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綸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和文獻用例進行辨析:
-
中書省别稱(主流含義)
該詞主要用于唐代,指代中書省,即負責起草诏令的中央機構。因中書省位于宮廷右側(右掖),故稱“綸掖”。“綸”指代诏書(如“絲綸”喻帝王诏令),“掖”即宮廷側門,合稱突顯其職能地位。
例如:宋代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議》詩中的“綸掖清光注”即指中書省官員的職責。
-
形容儀态莊重(較少見)
極少數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形容詞,形容人衣着整潔、舉止端莊,源自“綸”(絲織品)和“掖”(衣袖)的服飾文化。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用例支持,可能為現代誤讀或引申。
建議注意:在閱讀古文時,“綸掖”通常指中書省,如《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均采用此釋義;若現代語境中出現形容儀态的用法,需結合具體文本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綸掖》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人們在穿着衣物時,使用綸線或絲繩将衣物的肩部和袖口紮成結,以便将衣物固定在身體上。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綸(纟,10畫):表示絲繩、紗線。
- 掖(扌,14畫):表示手,表示扶持。
來源:《綸掖》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來源于《詩經·大雅·羔裘》:“挽弓矢于縣庭,為綸巾于岐陽。”這裡的“為綸巾”實際上指的就是将巾帽紮結。
繁體字:綸掖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明顯的變化。
例句:
- 他穿着一襲華麗的長袍,綸掖精美,十分考究。
組詞:以《綸掖》為詞根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綸巾、綸绮、掖崇、掖邦等。
近義詞:扣扳、按縫、培扣等。
反義詞:松散、蓄瀉、解縛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