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後害的意思、後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後害的解釋

猶後患。《漢書·董仲舒傳》:“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極,枉于執事,書之不洩,興于朕躬,毋悼後害。”《後漢書·來曆傳》:“ 京 、 豐 懼有後害,妄造虛無,構讒太子及東宮官屬。”《北齊書·廢帝紀》:“ 皇建 二年秋,天文告變, 歸彥 慮有後害,仍白 孝昭 ,以王當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後害(hòu hài)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事後産生的禍患或遺留的隱患,強調負面影響在時間上的滞後性。以下是具體釋義與例證:


一、基本釋義

  1. 事後之患

    指當前行為在未來可能引發的災禍。

    例:《尚書·周書》警示暴政“乃惟後害”,指暴行終将招緻後續災禍。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遲發的損害

    側重結果顯現的延遲性,如長期積累的弊端。

    例:水利工程若規劃失當,初期效益雖顯,然水土流失之後害深遠。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古籍典源考據

  1. 《左傳·哀公元年》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暗喻未除隱患則後害不絕。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春秋左傳注》

  2. 《韓非子·喻老》

    扁鵲論蔡桓公之病:“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強調忽視小患釀後害之理。

    來源:諸子集成版《韓非子集解》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 與“後害”差異
後患 未來持續性禍患 更常用,口語化
遺患 主動遺留的隱患 強調人為疏忽
餘殃 災禍殘餘影響 多指天災、戰争的後果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現多見于學術文獻與曆史文本,如:

環境政策研究指出:塑料污染之後害,百年難消。

來源:《生态學報》2023年刊《微塑料長期生态風險綜述》


五、權威辭書定位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收錄于“後”字詞條,釋義:“猶後患”。

  2. 《辭源》(第三版)

    标注為書面語,引《後漢書》注:“害,禍也。後害謂後日之禍”。


“後害”凝練表達了中華文化中“防微杜漸”的憂患意識,其價值在于警示人們對潛在長期風險的預見性。現代語境下雖使用漸少,但仍是理解曆史文獻與哲學思想的關鍵詞。

網絡擴展解釋

“後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òu hài,其核心含義為後患,指因過去的行為或錯誤導緻的潛在禍患或不良後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3.現代語境中的用法

4.相關例句

5.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用法,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典籍,或結合語境查閱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巴焦闆鼓成因純茂辭第燈草電威調質鬥合敦敏恩府二合二面方麴豪競合環花蜜回授豗突毀谮僭肆交泰殿交萦解紛借以濟民金剛鑽京市積日累久菊花石連頭連腳洛澗馬步箭茅君蒙鸠明晖鬧盈盈逆風平良鉛砂喬龍畫虎青海省晴虹輕駛人身自由容迹若若麝沉折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獅威水蔥隨珠擡快桃李人疼癢聽人穿鼻銅鋪外身危朗我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