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樓雉的意思、樓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樓雉的解釋

城樓與城堞。亦泛指城牆。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出沒眺樓雉,遠近送春目。”《陳書·侯安都傳》:“ 天嘉 三年夏,潦,水漲滿, 安都 引船入堰,起樓艦與 異 城等,放拍碎其樓雉。”《南史·蕭方等傳》:“ 方等 又勸修築城栅,以備不虞,既成,樓雉相望,周回七十餘裡。” 唐 白居易 《雜興》詩之二:“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宮裡。餘波養魚鳥,倒影浮樓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樓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呈現:

一、基本含義

“樓雉”指城樓與城堞(城牆上的矮牆),泛指城牆或防禦工事,常見于南北朝至唐代文獻。例如南朝謝朓詩句“出沒眺樓雉”,以及《陳書》中“放拍碎其樓雉”的戰争場景描述。

二、文獻例證

  1. 軍事防禦:如《南史·蕭方等傳》記載修築城牆時“樓雉相望,周回七十餘裡”,強調其防禦功能。
  2. 城市景觀:唐代白居易《雜興》用“倒影浮樓雉”描繪城牆在水中的倒影,體現建築美學。

三、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高高在上”的态度,但此用法未見古籍支撐,可能是當代誤讀或衍生義,建議以傳統釋義為主。

四、詞源解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等權威古籍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樓雉

樓雉(lóu zh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樓的部首是阜(⻍),表示山丘;雉的部首是隹(⺧),表示鳥。

樓的總筆畫數是12畫,雉的總筆畫數是10畫。

來源

樓雉這個詞源于古文獻《荀子·君道》中的一句話:“君道之不見也,雉乃知夫樓。”意思是君王的道德失範, 雉鳥才知道樓台的坍塌。

繁體

樓雉的繁體字為樓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樓雉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字源》這本字書中,樓的寫法類似于“髙”,而雉的寫法類似于“孳”。

例句

1. 他的品德敗壞,連樓雉都有察覺。

2. 君王的失德如樓雉之不見,隻有民衆才能看清。

組詞

樓台(lóu tái):指建築物的樓閣和台基。

雉兔(zhì tù):指雉和兔。

近義詞

樓台(lóu tái)、樓閣(lóu gé)。

反義詞

樓台從廬(l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