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衛軍的意思、白衛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衛軍的解釋

或稱“白軍”。1918-1920年蘇俄國内戰争時期的反革命武裝。以沙俄反動軍官為骨幹,并得到外國武裝幹涉者支持,挑起内戰。最後被紅軍消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衛軍”是蘇俄國内戰争時期(1918—1920年)的重要曆史名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定義與性質
    白衛軍(又稱“白軍”)是蘇俄内戰期間的反革命武裝力量,由沙俄舊軍官、保皇黨及反蘇維埃勢力組成,并得到外國武裝幹涉者支持。其社會基礎包括資産階級、地主、富農及哥薩克富裕階層,以“白色”象征正統皇權,與象征革命的“紅軍”對立。

  2. 曆史背景與行動
    十月革命後,白衛軍試圖推翻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最早的叛亂由前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發起,但迅速被鎮壓。此後,白軍将領如鄧尼金、高爾察克等集結多方勢力,在内戰中與紅軍對抗,最終于1921年初被徹底消滅。

  3. 組成與外部支持
    白衛軍并非統一組織,而是多個反蘇維埃軍事集團的統稱,成員包括保皇黨、自由民主派及溫和社會主義者。其行動得到協約國(如英、法、美、日等)的軍事和經濟援助,試圖通過内戰恢複舊制度。

  4. 名稱由來與象征意義
    “白”源于沙皇“白色沙皇”的稱號,象征傳統皇權;而“衛軍”則體現其保衛舊體制的目标。這一名稱與“紅軍”形成鮮明對立,反映了兩大陣營意識形态的根本沖突。

  5. 其他語境中的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及“白衛軍”在漢語中可能衍生為成語,比喻“無實際作用的職位或人”(如、3),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廣泛曆史依據,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白衛軍的具體戰役或将領事迹,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搜狗百科)的擴展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衛軍: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白衛軍這個詞是指在古代中國的曆史上,白色的衛士隊伍。按照拆分來看,白衛軍可以分為“白”、“衛”、“軍”三個部分。其中,“白”為單獨的一個字,它是由“白”部首和“日”筆畫組成。“衛”由“卩”部首和“衛”筆畫組成。“軍”則有“冖”部首和“軍”筆畫組成。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白衛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曆史,尤其是在戰争時期,它指的是由白色衣着的衛士組成的軍隊。在繁體中,白衛軍的寫法與簡體一緻。至于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由于漢字的演變,可能與現代寫法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整體意義基本相同。 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我看到了一支白衛軍在皇宮門前巡邏。 組詞:白衣衛、衛士、衛隊、軍隊、軍人等。 近義詞:白衣衛、白衣軍、衛隊等。 反義詞:黑衛軍、紅衛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