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苗的意思、三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苗的解釋

古國名。《書·舜典》:“竄 三苗 于 三危 。” 孔 傳:“ 三苗 ,國名, 縉雲氏 之後,為諸侯,號 饕餮 。”《史記·五帝紀》:“ 三苗 在 江淮 、 荊州 數為亂。” 張守節 正義:“ 吳起 曰:‘ 三苗 之國,左 洞庭 而右 彭蠡 。’……以天子在北,故 洞庭 在西為左, 彭蠡 在東為右。今 江州 、 鄂州 、 嶽州 , 三苗 之地也。” 唐 杜甫 《野望》詩:“雲山兼五嶺,風壤帶 三苗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苗”是中國上古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主要活躍于長江中遊地區。以下是關于“三苗”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三苗又稱“苗民”“有苗”,是公元前2000年前後活躍于長江中遊的部落聯盟。其名稱中的“三”可能表示多個部落的聯合,而非單一族群()。他們以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的區域為核心活動範圍,勢力範圍覆蓋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二、曆史沿革

  1. 起源與沖突
    三苗可能與蚩尤九黎部落有關聯,涿鹿之戰後部分南遷形成()。堯舜時期,因擴張與中原部落發生沖突,《尚書》記載堯曾“竄三苗于三危”(今甘肅敦煌一帶),禹也曾與之爆發70天戰争()。

  2. 文化特征

    • 社會結構:已有階級分化,存在“君子”與“小人”之别()。
    • 習俗:保留“髽首”習俗(将麻與頭發編結),并最早發明刑罰()。
    • 考古關聯:可能與屈家嶺文化、石家河古城相關,考古發現其有發達的稻作農業和玉器制作技術()。

三、争議與後裔

  1. 與苗族的關系
    部分學者認為三苗是現代苗族的祖先,但此說法尚無确鑿證據,且史籍中三苗在商代後逐漸消失()。

  2. 學術觀點
    梁啟超提出“苗”即“蠻”的音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

四、地理分布

《戰國策》記載其“左彭蠡(鄱陽湖)、右洞庭”,核心區在今湖北天門至湖南嶽陽一帶()。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考古、文獻與學術觀點,更多細節可查看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苗的意思

《三苗》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指代三個不同的民族或族群。一般來說,它可以指代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也可以指代中國南方的一個民族,還可以指代中國古代湖南地區的一個民族。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苗》的拆分部首是“人”和“艸”,其中“艸”是草字底的部首。它一共有9個筆畫。

來源

《三苗》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與不同的民族和地區有關。最早的來源是指中國古代的一個非漢族少數民族,他們居住在今天的陝西、河南和山西等地。後來,該詞擴展到指代南方的一個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地區。最後,該詞進一步演變為指代湖南地區的一個民族。從來源上來看,《三苗》可以指代不同的民族或族群,而具體的指代對象需根據語境來判斷。

繁體

《三苗》的繁體字為「三苗」,保留了原漢字的形态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對《三苗》這個詞的寫法也會有所不同。但整體上,古時候漢字寫法基本上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隻是可能存在一些細微的變化。

例句

1. 三苗人民在曆史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2. 這個地區有着豐富多樣的文化,其中包括三苗文化。 3. 許多考古發現證明,古代的三苗社會相當發達。

組詞

三少年、苗家、苗族、三民主義、苗木等

近義詞

中華民族、中原人、湘人

反義詞

别族、異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