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心草的意思、無心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心草的解釋

(1).草名。鼠耳草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草篇》:“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無心草。”

(2).草名。麋銜草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四·薇銜》:“麋銜一名無心草……鼠耳草亦名無心,與此不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心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作為植物别名存在,其含義和來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1.植物别名

2.藥用價值

作為鼠耳草時,其全草可曬幹入藥,傳統中醫用于治療咳嗽、風濕痹痛等症。

3.文化出處

部分文獻(如《左傳》)提及“無心草”一詞可能用于比喻人對事物的漠不關心,但此用法較少見,更多仍指向植物本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無心草”在不同典籍中的指代可能存在混淆,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分類或藥用細節,可參考《本草綱目》《酉陽雜俎》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心草》的意思

《無心草》是一個比喻性的詞語,指的是人或事物沒有心思、沒有意圖或無心參與某種行為或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心草》的拆分部首是“無”和“草”,其中,“無”是“無心草”的核心部首。筆畫分别為:無(1畫)、心(4畫)、草(9畫)。

來源

《無心草》一詞源于漢代張衡的《東京賦》:“每風至京師,借問無心草。”這句意思是指每當風吹到京城時,他會去詢問無意圖參與的人,以此表示對無心擾事的人的諷刺和嘲笑。

繁體

《無心草》的繁體寫法為「無心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無心草》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在會議中隻是無心草一般地坐在那裡,毫無貢獻。

2. 這個人對工作毫無激情,完全是個無心草。

3. 她盡管參與了許多活動,但總是表現出無心草的态度。

組詞

無心樹、無意參與、無意圖

近義詞

無意參與、漠不關心、不關心、無意關注

反義詞

認真參與、用心參與、專注、投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