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書·列女傳·劉臻妻陳氏》:“ 劉臻 妻 陳氏 者,亦聰辨能屬文,嘗正旦獻《椒花頌》。其詞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陽散輝,澄景載煥,标美靈葩,爰採爰獻,聖容映之,永壽於萬。’”後遂用為典實,指新年祝詞。 唐 戴叔倫 《二靈寺守歲》詩:“無人更獻《椒花頌》,有客同參柏子禪。”亦省作“ 椒頌 ”。 清 王龍文 《白下僧寮同緩耳守歲兼東杜于皇》詩:“改歲生千慮,諸天轉一乘。《陽春》迎 楚 客,《椒頌》祝良朋。”
“椒花頌”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椒花頌”最早源于《晉書·列女傳》,記載晉代劉臻之妻陳氏在正月初一(元旦)向君王獻上一篇名為《椒花頌》的祝辭。該頌文以“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開篇,贊頌新年伊始的祥瑞,并以“聖容映之,永壽于萬”表達對君王長壽的祝願。
此典故被廣泛用于詩詞創作:
部分文獻(如)提到“椒花”與“椒房”(代指後妃)的關聯,但此釋義與“椒花頌”的典故無直接關系,需注意區分。
“椒花頌”是以椒花為載體的新年祝詞,兼具禮儀性和文學性,反映了古代節慶文化中“以物寄情”的傳統。其核心意義始終圍繞祝福與贊頌,晉代以降成為文人常用的經典意象。
椒花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頌揚辣椒的美妙香氣和獨特風味。它源于我國民間,代表了人們對于獨特風味和美食的贊美。
椒花頌共有3個字,分别是椒、花、頌。
椒:木字旁,共6畫。
花:艸字旁,共7畫。
頌:頁字旁,共9畫。
椒花頌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是在明代楊懋良所著的《醒世姻緣傳》中。
椒花頌的繁體字為「椒花頌」。
在古時候,椒花頌的寫法與現代寫法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1. 這道菜用了許多辣椒,真是一道椒花頌啊!
2. 那家餐館的菜肴都能令人椒花頌,非常美味。
椒花頌沒有常見的組詞,它本身就是一個成語。
辣椒贊美、辣椒頌、椒香贊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