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樸的意思、誠樸的詳細解釋
誠樸的解釋
[honest] 真誠而質樸
詳細解釋
真誠樸實。 明 李東陽 《先考贈少傅府君诰命碑陰記》:“為人誠樸坦易,言若不能出口。” 清 唐鑒 《贈賀藕耕太史提學山西序》:“亦或貌為誠樸,號稱正人,而欺罔之心,隨時敗露。” 艾青 《公路》詩:“可憐的心,誠樸的心啊,終于從單純與廣闊,重新喚醒了一個生命的崇高與驕傲。”
詞語分解
- 誠的解釋 誠 (誠) é 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心悅誠服。 實在,的确:誠然。誠有此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網絡擴展解釋
“誠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真誠而質樸,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行為風格。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chéng pǔ(部分資料注音為“chéng piáo”,但現代讀音更傾向于“pǔ”)。
- 構成:并列結構,“誠”指真誠、誠懇,“樸”指質樸、樸實,兩者結合強調内外一緻的淳厚品質。
二、古籍與文學引用
- 明代李東陽在《先考贈少傅府君诰命碑陰記》中描述人物“為人誠樸坦易”,體現真誠坦蕩的性格。
- 清代唐鑒提到“貌為誠樸”可能暗含僞善,反襯真正誠樸需表裡如一。
- 現代詩人艾青在《公路》中以“誠樸的心”贊美勞動者淳樸而崇高的精神。
三、實際應用與例句
- 描述品德:如“他待人誠樸,深受信任”。
- 強調家風:如“歐陽白遵循母訓,誠樸做人,遠離官場”。
- 社會評價:常與“美德”關聯,如“誠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淳樸、敦厚、樸實。
- 反義詞:虛僞、狡詐、浮華。
“誠樸”不僅是對品格的贊美,更蘊含了對返璞歸真生活态度的推崇。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誠樸》這個詞意思是真實、真誠和純樸。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讠”(讠部),右邊是“木”(木部)。它的筆畫總數為11畫。《誠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以下是《誠樸》的例句:
1. 他的言談舉止總是充滿着誠樸之氣。
2. 她的心靈深處流淌着一股純粹而誠樸的愛意。
一些與《誠樸》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包括:
組詞:真誠、樸實、真實、純樸
近義詞:真摯、坦率、質樸
反義詞:虛僞、假裝、虛榮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