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誠樸的意思、誠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誠樸的解釋

[honest] 真誠而質樸

詳細解釋

真誠樸實。 明 李東陽 《先考贈少傅府君诰命碑陰記》:“為人誠樸坦易,言若不能出口。” 清 唐鑒 《贈賀藕耕太史提學山西序》:“亦或貌為誠樸,號稱正人,而欺罔之心,隨時敗露。” 艾青 《公路》詩:“可憐的心,誠樸的心啊,終于從單純與廣闊,重新喚醒了一個生命的崇高與驕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誠樸”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語義解析

“誠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誠”與“樸”兩個單字構成,形容人内在品格與外在行為的高度統一。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以下三方面:

  1. 基本釋義

    “誠”指真實無僞、守信重諾,《說文解字》釋為“信也”,強調内心與言行一緻;“樸”原指未經雕琢的木材,《玉篇》注為“素也”,引申為質樸、不加修飾的自然狀态。兩字結合後,“誠樸”指為人真誠、言行質樸,不虛僞造作。

  2. 詞源與語義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古代儒家典籍,如《禮記·中庸》強調“誠者,天之道也”,奠定“誠”的道德基石;“樸”則受道家思想影響,如《道德經》中“見素抱樸”倡導返璞歸真。後世融合兩者,形成兼具儒家道德與道家自然觀的複合詞義。

  3. 現代用法與語境

    當代語境中,“誠樸”多用于描述人的品質或團體風氣,例如:

    • 個體層面:如“他為人誠樸,深受鄰裡信賴”(引自《新華詞典》用例);
    • 集體層面:常見于校訓或企業文化,如南京師範大學校訓“正德厚生,笃學敏行”即隱含“誠樸”精神。

權威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誠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真誠而質樸,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行為風格。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與文學引用

  1. 明代李東陽在《先考贈少傅府君诰命碑陰記》中描述人物“為人誠樸坦易”,體現真誠坦蕩的性格。
  2. 清代唐鑒提到“貌為誠樸”可能暗含僞善,反襯真正誠樸需表裡如一。
  3. 現代詩人艾青在《公路》中以“誠樸的心”贊美勞動者淳樸而崇高的精神。

三、實際應用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誠樸”不僅是對品格的贊美,更蘊含了對返璞歸真生活态度的推崇。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耳忒彌斯安曼伯歌季舞博望燒屯怖愄車馬費存訪丹火頂杆遁害垩廬訪稽籓籠風暖日麗鳳吟阜財伏钺跪土地桂枝片玉豪氣未除橫征暴斂驩浃繪素儉幙進場鏡川集矢戟矟九成絶膑絶塵拘責亢節阃範琅霜懶懶連理木連闼通房馬列主義梅花塢名寶品字梅前體峭巘欽差輕迅熱鍋上蝼蟻如天之福山彎身自詩文獸物屬行胎子通儒碩學威榮武爵武任相授斜門邪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