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輕於鴻毛 ”。
"輕若鴻毛"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事物極其輕微、微不足道,或指生命、價值等被輕視到極緻的狀态。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分析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闡釋:
字面含義
"鴻毛"指大雁的羽毛,因其質地輕盈,常用來比喻極輕微的分量。"輕若"即"輕得像",強調事物之輕已至極緻。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72頁。
引申義
比喻價值微薄、無關緊要,或指對生命、責任的輕視。常與"重于泰山"對比,出自司馬遷《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7頁。
構詞解析
"鴻"本義為大雁(《說文解字》:"鴻,鹄也"),其羽毛因輕柔飄逸成為"極輕之物"的象征。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56頁。
語境應用
多用于貶義,如"性命輕若鴻毛"批判對生命的漠視;亦可用于客觀描述,如"塵埃輕若鴻毛"。
例證:《紅樓夢》第五十回:"這些虛名,輕若鴻毛,何足挂齒。"
該成語承載中國傳統價值觀中對"輕重"的辯證思考:
來源:《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1321頁。
《辭源》(修訂本):"鴻毛,雁毛,喻極輕之物。輕若鴻毛,言其微不足道。"
《古代漢語詞典》:"以鴻毛喻至輕,與'丘山'‘泰山’相對,見于《戰國策》《史記》等。"
“輕若鴻毛”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īng ruò hóng máo,其含義與“輕于鴻毛”相同,均表示事物極其輕微或毫無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字面意為“比大雁的羽毛還輕”,比喻事物分量極輕,或形容價值微不足道、無關緊要。常與“重若泰山”形成對比,強調事物在重要性或意義層面的巨大差異。
出處與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擴展知識
該成語與司馬遷的名言“輕于鴻毛”同源,均通過對比凸顯事物的價值差異。例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以生死為例,闡明生命價值的輕重取決于其意義。
總結來看,“輕若鴻毛”通過比喻手法,生動表達了事物在重量或價值上的微小性,常見于文學或口語中,用于批判或淡化某事物的意義。
百鬼膀臂徧眺熚熚剝剝朝宰疇谘辭曹從廣旦種暮成道記道砟疊疊定于一尊敦谕阿房宮賦惡卧發地坊本放對防吏方維飯蔬飲水法宇發照鳳幄戈舡公共場所狗行狼心痼沒黑暈藿菽戒世戒守警邊荊筱暌攜鈴縧六尺之托隆夷馬席眇眇忽忽明閃閃魔道配戶偏西僻經嵰嶺千頃畦迳清漪旗星權責柔遠綏懷三尺水世局束栝檀來天九五色書稀剌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