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聲調音節急迫短促。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朝為百賦猶鬱怒,暮作千詩轉遒緊。” 清 趙翼 《瓯北詩話·查初白詩》:“ 初白 好議論,而專用白描,則宜短節促調,以遒緊見工。” 阿英 《藝術家的故事》:“既而聲漸遒緊,複以鼓旁之聲合之。”
“遒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解釋:
指文風或詩句剛健有力、結構嚴謹。例如唐代韓愈在《贈崔立之評事》詩中提到“朝為百賦猶郁怒,暮作千詩轉遒緊”,形容崔立之的詩作從繁複轉為精煉剛勁。清代趙翼也曾在文學評論中以此詞評價查初白的詩風短促有力。
形容聲音高亢、緊迫且富有沖擊力,常用于描述歌聲、號角聲或鞭炮聲等。例如阿英在《藝術家的故事》中用“聲漸遒緊”表現聲音逐漸增強的張力。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既可用于文藝批評,也可用于具象的聲音描寫,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
“遒緊”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于描述事物或情況有力、緊密、堅強等特質。
“遒緊”是由部首“辶”和“韭”組成的。它共有16個筆畫。
“遒緊”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生民之民》篇中,意為堅固、強健。在後來的使用中,逐漸擴展到形容其他事物或情況。
繁體字“遒縝”與“遒緊”意思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時會發生變化。例如,“遒緊”在古時的寫法可能為“遒謹”。
1. 他的身體素質非常遒緊,每天堅持鍛煉身體。
2. 這個團隊合作緊密,工作效率非常遒緊。
- 遒勁: 形容堅強而有力。
- 遒勇: 形容勇敢而堅定。
- 遒才: 形容才華出衆而非凡。
- 堅固: 形容穩固、牢固。
- 堅強: 形容堅定、不屈不撓。
- 緊密: 形容緊湊、牢固。
- 蕭索: 形容冷清、空曠。
- 疲軟: 形容松弛、不結實。
- 松散: 形容寬松、不緊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