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襃納的意思、襃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襃納的解釋

亦作“褒納”。贊賞收納,嘉許采納。《後漢書·東海恭王彊傳》:“ 元初 中,復上縑萬匹,以助國費, 鄧太後 下詔襃納焉。”《新唐書·劉仁軌傳》:“ 貞觀 十四年, 校獵 同州 。時秋斂未訖, 仁軌 諫曰:‘……少延一旬,使場圃畢勞,陛下六飛徐驅,公私交泰。’璽書褒納。”《明史·趙彥傳》:“有傳我大 清 兵欲入 喜峰口 者, 彥 憂之,畫上八事,帝皆襃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襃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āo nà,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1.基本釋義

2.異體字與引證說明

3.相關用法

4.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該詞的具體用例,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以結合語境深入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襃納這個詞的意思

襃納(bāo nà)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對某人或某物表示認可和接納。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人的行為或言論表示贊同和肯定。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襃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衤(衣服),本字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襃納一詞源自于古代文言文,是漢字的一種傳統用法。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襃納。

例句

1. 我們都應該襃納并鼓勵别人的不同意見。

2. 領導對我的工作提出了建議,我很襃納他的意見。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襃受、襃用、襃承、襃充。

近義詞:接納、歡迎、贊同。

反義詞:拒絕、排斥、否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