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裁使的意思、裁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裁使的解釋

控制使用。《淮南子·缪稱訓》:“兼覆蓋而并有之,度伎能而裁使之者,聖人也。” 高誘 注:“裁,制也,度其伎能而裁制使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裁使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節制、控制使令,強調對命令或行動的約束性安排。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裁使指通過裁斷、斟酌來節制使令行為,避免過度或無序的派遣。

字義分解:

文獻例證:

《後漢書·鄭太傳》載董卓欲發兵讨伐山東,鄭太勸谏:“政在德,不在衆也”,建議“裁使而西,足以鎮之”。此處“裁使”指 精簡兵力、節制派遣,以德服人而非濫用武力 。


二、近義辨析


三、現代關聯

雖非現代常用詞,但“裁”的構詞邏輯仍活躍于裁員、裁軍 等詞中,均保留“削減、控制”的核心義。而“使”的“命令”義見于指使、促使 等詞。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裁使”釋義為“節制使令”。
  2.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七十《鄭太傳》用例佐證曆史語境。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裁”字“節制”義項支持釋義。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線上鍊接,文獻引用标注來源版本,釋義綜合權威辭書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裁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控制使用”,常見于典籍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裁”在此處意為“裁制、節制”(),而“使”指“使用、驅使”。組合後表示根據實際情況或能力進行有節制的調配與運用,強調對資源、人才等的合理管控。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缪稱訓》:“兼覆蓋而并有之,度伎能而裁使之者,聖人也。”高誘注:“裁,制也,度其伎能而裁制使之。”()意為聖人能夠全面掌握事物,衡量才能後合理控制使用。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對人力、物力的高效管理,如古代官員選拔或資源分配時需“裁使”,避免浪費或濫用。例如:“裁使有方,則事半功倍。”

  4. 與‘裁’其他含義的區分
    現代漢語中“裁”常指裁剪(如裁衣)或裁減(如裁員),但在“裁使”中特指“節制性控制”(),需結合語境理解。

提示: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淮南子》相關段落,可參考、5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溺悲音麃鹿哔吱草墊子馳冒沖飙充腴儲貳賜田大公無私道口悼心登壇泛潋費嘴風詩高估鼓動毫不猶豫合得來渮澤家仇強嘴硬牙饑腸辘辘借書證緊不緊僅此而已跻陟峻節款款深深了樓連瘡馬蹏金賣犯買結木星上行幕燕釜魚南狐飄樊落溷潑胡遷賄青苞米七泉任興顋巴騷人詞客商咄失花兒數九天送腳松茂竹苞廋伏素飯逃祿痛覺王瑞萬庾無穢饩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