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善遇的意思、善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善遇的解釋

善加禮遇,優遇。《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客無所擇,皆善遇之。”《史記·酷吏列傳》:“都素聞其聲,於是善遇,與結驩。”《資治通鑒·漢高帝元年》:“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善遇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善”(妥善、友好)與“遇”(對待、相處)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指以友善、優厚的方式對待他人。其釋義與用法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友好相待

    指以誠懇、尊重、溫态度與人交往或處理關系。

    例:《史記·項羽本紀》中“不如因善遇之”,即建議以禮相待。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卷三第124頁。

  2. 厚待優待

    強調給予超出常規的照顧或禮遇,含慷慨、體恤之意。

    例:《資治通鑒》載曹操“善遇士卒”,指優待兵士。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1365頁。


二、古漢語語境中的延伸

  1. 外交辭令中的禮節性對待

    常見于曆史文獻描述邦交或談判策略,如“善遇來使”指以禮接待外邦使者。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第821頁。

  2. 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恩遇

    君主或尊長以寬容、賞識的态度對待臣屬或後輩。

    例:《三國志》提及孫權“善遇周瑜”,體現信任與重用。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472頁。


三、現代用法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善遇”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保留“友善對待”的本義,但更強調主動的善意行為,如: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指出“遇”含“待遇”義,“善遇”即“以善待之”。
  2. 《中文大辭典》(台灣中國文化學院)明确釋義為“優待、厚待”,引《戰國策》用例。

“善遇”凝練了中華文化中“仁以待人”的倫理觀念,兼具曆史厚重感與現代實踐價值。其釋義根植于經典文獻,并在當代社會關系中延續生命力。

網絡擴展解釋

“善遇”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善加禮遇、友好對待,強調以善意和優厚的方式對待他人。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例句

  1. 曆史典籍:

    • 《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
      (意為孟嘗君對所有賓客一視同仁,均以禮相待。)
    • 《資治通鑒》:“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強調以優遇代替攻擊,符合道義。)
  2. 文學作品:
    《善遇》中例句:“朱益善遇寶帶,每房中之宴,辄呼與共榻坐。”
    (描述對寶帶的優待。)


三、字義分解


四、使用場景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史記》《資治通鑒》等典籍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拜上碧靛子踣卧側輪車常期乘羨沉悶措置裕如登坑疊金黃對治度紀房老璠璵諷習甘臘革文遘愍垢汙寒宵淮服秔穄進退應矩幾時開緑燈揩摩闊客遴委緑洲盟兄男高音蹒躃屏面彊項巧任齊唱青簿青蓮宮青梅竹馬秋行夏令凄惋遶梁聲桡散熱罵三環路商夷山樽沈幾手熟水煙袋搜抉鐵锝體知童昏退懾土老兒聞人閑緩消殄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