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圍範的意思、圍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圍範的解釋

(1).模仿,仿效。《後漢書·張衡傳》:“推其圍範兩儀,天地無所藴其靈;運情機物,有生不能參其智。”

(2).猶範圍;框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惟不防微杜漸,不覺入其圍範。”《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文章是件有定評的公器,所謂‘羽檄飛書用 枚皐 ,高文典冊用 相如 ’,怎好拿着天下的才情,就自己的圍範?”

(3).約束;限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圍範久則難尋其罅漏,而遂為所局耳。” 胡適 《四論問題與主義》:“因為一種主張,到了成為主義的地步,自然在思想界、學術界發生一種無形的影響,圍範許多人的心思,變化許多人的言論行為,改換許多制度風俗的性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圍範(wéi fàn)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圍”和“範”二字構成,其含義可從字源、古典文獻及現代用法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圍(圍)

    本義指環繞、包圍。《說文解字》釋為“守也”,引申為界限或區域,如《詩經·大雅·公劉》中“止基迺理,爰衆爰有”的“止”即含圍定之意(段玉裁注)。

  2. 範(範)

    原指鑄造器物的模具,《禮記·禮運》載“範金合土”,後衍生為規範、法式之義,如《孟子·滕文公下》“吾為之範我馳驅”。


二、古典文獻中的核心含義

“圍範”在古籍中多表示劃定邊界并确立規範的雙重作用:


三、現代漢語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873頁)定義為:

圍範

  1. 劃定範圍:指對空間或領域的邊界設定。

    例:“園林設計需圍合自然景觀,範以人工巧思。”

  2. 建立規範:指對行為、制度的約束與引導。

    例:“道德律令圍範社會行為,維系公序良俗。”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釋義來源:第7卷第873頁(1994年版)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清)

    “圍”字考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再版本,第354頁

  3. 《禮記正義》(鄭玄注,孔穎達疏)

    “範金”釋義: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卷21,第1426頁

(注:因古籍數據庫訪問受限,鍊接暫缺,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平台檢索上述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圍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模仿、仿效
    源自《後漢書·張衡傳》的“推其圍範兩儀”,指對事物的效仿或模拟。

  2. 範圍或框架
    表示某種界限或結構,例如洪仁玕在《軍次實錄》中提到的“入其圍範”,指陷入既定的框架内。

  3. 約束與限制
    如胡適在《四論問題與主義》中提到的“圍範許多人的心思”,強調對行為的規範或制約。


二、用法與語境


三、注意點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或古籍用例,以準确理解其多義性。

别人正在浏覽...

驫驫碧柰朝假陳俗川地聰明一世,懵懂一時翠菅單徕叨第等籍墊高鬥剛分餐幹仆還職壞決歡豫胡簶肩胛骨驕恥教導員絞鮹結款刳舟剡楫淚波栗留鄰笛鹿爪門帖穆靜南柯太守瓯穴畔約噴浸清利親慝曲賜任待人情味日月經天三何生盤子神霄手鈎碩輔驷馬高門淘潠推育晚砧無霸忤觸嗚虖務農湘纍憲籍閑蹊顯誅玺冊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