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榷賣的意思、榷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榷賣的解釋

專賣。《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五年》:“王, 高祖 之子也,當以宗廟社稷為憂,柰何不撫戰士而榷賣樵水,專以貨殖為心乎!”《宋史·食貨志下六》:“議者謂榷賣有定率,征稅無彜準,通商之後,必虧歲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榷賣”是漢語中一個曆史經濟學術語,指由政府壟斷特定商品的買賣權并實施專營制度。該詞由“榷”(本義為獨木橋,引申為壟斷、專營)與“賣”(交易行為)組合而成,最早見于漢代文獻,用于描述國家通過行政手段控制重要物資流通的行為。

從制度層面看,榷賣制度在中國古代主要涉及鹽、鐵、茶、酒等戰略物資。例如《漢書·武帝紀》記載的“鹽鐵官營”政策,便是典型榷賣制度的具體實施。政府通過設立專營機構(如鹽鐵使),既保障財政收入,又強化對經濟命脈的掌控。

語言學層面,《漢語大詞典》将“榷賣”釋義為“官府專賣”(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這一解釋與《文獻通考·征榷考》中“禁民私鬻,官自為市”的記載形成互證,體現古代經濟治理的特征。

現代研究中,榷賣制度常被作為分析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典型案例。學者指出,這種制度雖短期内增加財政收入,但長期抑制了商品經濟發展(來源: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經濟通史》)。

網絡擴展解釋

“榷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官府對特定商品的專營專賣制度,常見于中國古代經濟政策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二、曆史背景與應用

  1. 起源與實施:
    榷賣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如漢武帝時期的鹽鐵官營政策。宋代進一步強化,通過《宋史·食貨志》記載可見,官府通過“榷賣”保障財政收入,但也被批評為“征稅無彜準”(缺乏公平标準)。
  2. 典型商品:
    包括鹽、茶、酒、礦産等生活必需品或戰略物資,例如《資治通鑒》提到晉代官員因“榷賣樵水”(壟斷柴草和飲水)引發争議。

三、制度特點與争議


四、文獻出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案例或制度演變,可參考《中國曆代食貨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比肩疊踵餅師補治操券差額選舉辭辇盜獵點鬼簿煩褥蜂蝶鳳凰皁隸蜂王漿墳院甘賤軌伍焊镴含瑕積垢悔懊昏默霍铎價目踐伐煎煩驕侮酵子懇讓枯萍來禽冷敷連通器嶺堠劉表牛禡禱麥餅盟誓明皇牧養内骨弄玉鳑皮平善貧嫠罄身清暎器世間人百其身如醉初醒三聖森布蛇行鼠步帥伏霜涉殊狀四停八當私刑蒜果讨帳挺動同異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