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聖的意思、三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聖的解釋

(1).三個聖人。指 堯 、 舜 、 禹 。 漢 董仲舒 《賢良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 禹 繼 舜 , 舜 繼 堯 ,三聖相受而守一道。”《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 湯 法三聖。” 顔師古 注:“三聖,謂 堯 舜 禹 也。”

(2).三個聖人。指 夏禹 、 周公 、 孔子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朱熹 集注:“三聖, 禹 、 周公 、 孔子 也。”

(3).三個聖人。指 伏羲 、 文王 、 孔子 。《漢書·藝文志》:“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顔師古 注引 韋昭 曰:“ 伏羲 、 文王 、 孔子 。” 清 王鳴盛 《蛾術編》卷三:“ 伏羲 畫六十四卦, 文王 作卦辭,爻辭, 孔子 作十翼……歷數三聖。”

(4).三個聖人。指 文王 、 武王 、 周公 。《漢書·諸侯王表序》:“三聖制法,立爵五等。” 顔師古 注:“三聖謂 文王 、 武王 及 周公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丹霞蔽日行》:“ 周室 何隆,一門三聖。” 黃節 注:“一門三聖,謂 文 、 武 、 周公 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聖”一詞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1.堯、舜、禹

2.夏禹、周公、孔子

3.伏羲、文王、孔子

4.文王、武王、周公

其他說法

“三聖”的具體所指需結合文獻語境判斷,常見于儒家經典和曆史評述,多用于強調道德、政治或文化傳承的典範性人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孟子》等原始文獻或權威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聖》的意思

《三聖》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三位具有崇高道德和智慧的聖人。這個詞通常用來表達對這三位偉大人物的尊敬和敬仰。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聖》這個詞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左邊的部首是“三”字的字形,右邊的部首是常用的“囗”字形。根據筆畫順序,它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三聖》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經典文獻中,主要來自于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三聖:王之事也。”。這裡的“王”指的是君主,而“三聖”則是指在封建社會中執政者的模範人物。

在繁體字的書寫中,詞語《三聖》的字形與簡體字基本保持一緻,隻是各個漢字的字形結構稍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寫《三聖》這個詞時,古人常常奉行“象形”和“指事”結合的原則。他們會通過組合或修改字形,以表達特定含義。

例如,在古代漢字中,“囗”字底部的“方塊”曾用來表示“圍住”,體現了“三聖”這個詞的意義。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三聖》一詞的例句:

1.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孔子、孟子和曾子被尊稱為三聖。

2. 他們始終以三聖為榜樣,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三聖母、三聖宮、三聖廟

近義詞:聖賢、聖人、偉人

反義詞:俗徒、凡人、庸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