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點鬼簿的意思、點鬼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點鬼簿的解釋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六:“時 楊 ( 楊炯 )之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 張平子 之略談, 陸士衡 之所記’,‘ 潘安仁 宜其陋矣, 仲長統 何足知之’。號為點鬼簿。”後用“點鬼簿”譏刺詩文的濫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實。 明 楊慎 《升庵詩話·晚唐兩詩派》:“又忌用事,謂之點鬼簿,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 清 王夫之 等《師友詩傳錄》:“若無性情而侈言學問,則昔人有譏點鬼簿、獺祭魚者矣。”亦省作“ 點鬼 ”。 清 錢謙益 《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句》之十:“石言雁字并紛如,點鬼窮時又祭魚。”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否則才誇八鬥,胸號五車,為文僅稱點鬼之談,著書惟供覆瓿之用,雖多亦奚以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點鬼簿”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中的一個典故,用于譏諷詩文過度堆砌古人姓名或濫用典故的現象。以下是具體解釋:

詞義來源

這一說法源自唐代張鷟的《朝野佥載》卷六。文中提到初唐詩人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傑”)寫文章時,常頻繁引用古人姓名,例如:“張平子(張衡)之略談,陸士衡(陸機)之所記”“潘安仁(潘嶽)宜其陋矣,仲長統何足知之”等。因古人姓名連用過多,時人戲稱其文為“點鬼簿”。

引申含義

“點鬼簿”後來成為文學批評術語,特指兩種問題:

  1. 濫用曆史人物:在詩文中不加節制地羅列古人名字,缺乏原創性。
  2. 堆砌典故:刻意使用生僻或重複的典故,導緻文章晦澀或浮誇。

例句與用法

現代啟示

這一概念提醒創作者需平衡引用與創新,避免因過度依賴前人而失去個人風格。在學術寫作或文學創作中,合理運用典故能增強深度,但濫用則易適得其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朝野佥載》原文或相關文學批評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點鬼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點鬼簿》是指一種古代傳說中的神秘文書,據說可以點化、驅散惡鬼以保護人們免受邪惡力量侵襲。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點」拆分為「⻏」和「卩」兩個部首,總共有6畫。 - 「鬼」拆分為「⺆」和「⿴⺨丶」兩個部首,總共有10畫。 - 「簿」拆分為「⺩」和「㐄」兩個部首,總共有16畫。 來源: - 《點鬼簿》這個詞以古代道教、民間信仰為背景,傳說中有道士使用此簿來抵禦惡鬼和邪靈。具體來源無确切記載。 繁體: - 繁體字為「點鬼簿」。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點鬼簿」的古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具體如何不詳細。 例句: - 「他使用《點鬼簿》祈求家人的安全。」 - 「傳說中,隻有真正的道士才能使用《點鬼簿》。」 組詞: - 《符箓》、《道符》、《符咒》 近義詞: - 《避邪符》、《保護符》、《神符》 反義詞: - 《咒文》、《詛咒》、《邪術》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有任何其他問題,我都可以繼續回答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