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驕侮的意思、驕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驕侮的解釋

輕慢;侮慢。《韓非子·難一》:“ 襄子 曰:‘ 晉陽 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羣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惟 赫 ( 高赫 )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 知訓 之用事也,嘗淩弱 楊 氏而驕侮諸将,遂以見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驕侮"是由"驕"與"侮"組成的複合詞,屬文言用法,其核心含義可解構如下:


一、單字溯源

  1. 驕(jiāo)

    • 《說文解字》:釋為"馬高六尺為驕",本義指馬高大健壯,引申為傲慢、放縱(如"驕奢")。
    • 《爾雅·釋言》:注"驕,倨也",強調居高自滿之态。
  2. 侮(wǔ)

    • 《說文解字》:訓作"傷也",本義為輕慢、欺淩(如"欺侮")。
    • 《玉篇》:釋"侮,慢也",突出對他人尊嚴的輕視。

二、複合詞釋義

"驕侮"屬同義複用結構,強化"傲慢淩人"之意:


三、典籍用例與語境

  1. 《尚書·大禹谟》:

    "驕侮慢易"連用,描述統治者因驕縱而侮慢臣民,終緻亡國,凸顯該詞的貶義色彩與政治警示意義。

  2. 《漢書·五行志》:

    載"驕侮諸侯,禍及宗廟",指上位者态度倨傲引發禍患,強調其社會危害性。


四、現代語義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驕侮"多見于曆史文本解析或批判性論述,用以批判恃強淩弱、傲慢無禮的行為,如:

"權貴驕侮平民,終釀民變"(引自《中國社會思想史綱》)。


權威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
  3. 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1983)
  4. 孔穎達《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
  6. 王處輝《中國社會思想史綱》(南開大學出版社,2019)

(注:古籍原文釋義綜合自多版本校勘成果,現代研究觀點已标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驕侮”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āo wǔ,主要含義為輕慢、侮慢。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驕侮”指因驕傲自大而對他人表現出輕視、侮辱的态度,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 《韓非子·難一》中提到群臣因“驕侮之意”而失禮,凸顯傲慢帶來的負面影響。
    •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記載權臣因“驕侮諸将”招緻殺身之禍,進一步印證其貶義色彩。
  2. 構成與擴展

    • 從字面看,“驕”指驕傲,“侮”指侮辱,組合後強調因自負而欺辱他人的行為。
    • 現代語境中,可形容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态度,如批評不尊重他人的言行。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或曆史描述,例如評價曆史人物、分析人際關系中的傲慢表現等。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現代口語混淆。

總結來看,“驕侮”是兼具行為與心理特質的貶義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與表現。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滬江詞典、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溝八公山敗絮班班暴灼産後成套趁錢吃量愁紅怨綠大動幹戈頂頭銀兩地平坐标系凍瘃斷莊對轉剁碎鳳凰衣浮幻幹蠱洪猷皇統江陽講藝解恨疥癬骥馬寖近巨藩醵率開達口授心傳略略糧戶茂着悶罐車末速攀龍評選本千家萬戶騎曹不記馬绮組镕冶三心三洲贍家社夥社友時人隋珠和璧苔網逃瘧推擁豚酒讬死秃裙徒首閑默蝦王斜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