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蒙受恥辱。 明 唐順之 《與郭似庵巡按書》:“況僕含瑕積垢以此終世,惟應躬耕灌園,矢溝壑之志,保桑榆之路,補東隅之失,庶幾不詒田夫野人訕笑。”參見“ 含垢 ”。
"含瑕積垢"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長期包容缺點、積累污穢,或指事物因長期存在缺陷而變得污濁不堪。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構成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含瑕" 指包容瑕疵("瑕"本義為玉的斑點,引申為缺點);"積垢" 指堆積污垢("垢"即污穢)。整體形容對缺陷的長期容忍導緻污穢累積的狀态,既可指具體事物的污損,也可喻指道德或精神的堕落。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3卷,第456頁;《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第5版,第187頁。
引申義
來源:《古漢語成語典故詞典》中華書局,2010年,第321頁。
單字溯源
來源:漢典網(www.zdic.net);《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構詞邏輯
成語通過"含+積"(動作持續) 與"瑕+垢"(負面要素) 的并列結構,強調缺陷與污穢的動态積累過程,隱含對放任态度的批判。
儒家倫理關聯
成語暗合儒家"修身防微"思想,如《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反對對缺點的縱容。
來源:《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589頁。
文學應用實例
清代小說《儒林外史》第22回描寫破落寺院:"檐瓦凋殘,牆垣傾圮,香案含瑕積垢",借物質衰敗隱喻禮崩樂壞。
來源:國學大師網(www.guoxuedashi.com)《儒林外史》原文庫。
“含瑕積垢”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明代文獻或權威詞典。
遨戲敗倒扳折半載寶相花慘狀層飽常例錢陳陳稱數承招弛隳出長垂虹亭垂手淳奧春瑞春神蛾伏峨岷反心風露貢賢勾提鶴頂紅荒流毀阙婚耦蒹葭倚玉樹極大旌智寄庑跼跳桔臯老丫淩壓趢趗牛金盤絡帔子平阡品茗前塗磬沼清資窮神觀化色度身材沈大高速公路天葩條絨庭燎退绌屠宰場瓦楞王駕五花八門無名租霧散雲披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