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盟誓的意思、盟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盟誓的解釋

[oath of alliance] 結盟立約;指盟約

詳細解釋

(1).結盟立誓。《國語·魯語上》:“夫為四鄰之援,結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荀子·富國》:“事之以貨寳,則貨寳單而交不結;約信盟誓,則約定而畔無日。”《三國志·吳志·吳主傳》:“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禮》有司盟之官,《尚書》有告誓之文。”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草草臨盟誓,區區務富強。”《說唐》第九回:“兄弟在花園盟誓,隻道戲言并無憑證,誰知後來俱應前言。”

(2).指起誓。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咱對天盟誓,諸位神道老天爺。”

(3).指盟約。《宋史·陸遊傳》:“一和之後,盟誓已立,動有拘礙。” 明 李夢陽 《冬日靈濟宮十六韻》:“累朝盟誓冊,玉櫃少人知。”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這無異締結了一種盟誓,彼此在同一目标之下,完全無私地團結起來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盟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可結合古代和現代用法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本釋義

  1. 名詞含義
    指“盟約”,即通過儀式達成的正式約定。多見于古代政治或軍事結盟,如《國語·魯語上》提到“申之以盟誓”,強調通過婚姻和盟誓鞏固諸侯關系。

  2. 動詞含義
    表示“發誓”或“宣誓”,常見于口語或文學作品。例如洪深《趙閻王》中“對天盟誓”即指以誓言表決心。


二、曆史背景與儀式


三、現代延伸用法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不同時期的用法差異,可參考《國語》《宋史》等古籍,或現代文學作品中相關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盟誓的意思

《盟誓》一詞是指結盟時立下的誓言和誓約。盟指結成聯盟,誓指發誓、宣誓。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盟誓》的部首為目部,表示與目有關的字,讀作「mù」。字形結構為「⺤」+「|」+「一」。

來源和繁體

《盟誓》一詞最早見于《楚辭·離騷》所寫的詩歌中,詩中提到「盟誓吾心願,止于世之願」,意為結盟的誓言正是我内心的願望,也是世人的願望。在繁體中,「盟誓」字的寫法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盟誓」字寫法稍有不同,其中「盟」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䖈」,表示結盟并宣誓的意思;「誓」字的古代寫法為「設」,表示發誓、宣誓的意思。

例句

1. 他們在會議上發表了盟誓,決定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目标。

2. 在重要的結盟儀式上,雙方要鄭重地宣讀盟誓。

組詞

聯盟、結盟、盟友、宣誓、誓言

近義詞

誓言、發誓、宣誓、立誓、許願

反義詞

背叛、違背、毀約、動搖、破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