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蜂蝶的意思、蜂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蜂蝶的解釋

亦作“蠭蜨”。1.蜂和蝶。 唐 韓愈 《花島》詩:“蜂蝶去紛紛,香風隔岸聞。” 宋 梅堯臣 《和楊直講夾竹花圖》:“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 江 南看不足。” 宋 陶穀 《清異錄·花賊》:“ 溫庭筠 嘗得一句雲:‘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識,無人可屬。久之,自聯其下,曰:‘花賊玉腰奴’,予以謂道盡蠭蜨。”

(2).舊時常用以借指幫襯風月的人。 明 無名氏 《霞箋記·麗容矢志》:“自許登樓洗豔妝,從他蜂蝶過東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個兩全之法,到那邊款語商量,柔情索問,做一個閒蜂蝶花裡混。”

(3).指尋花問柳貪戀女色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她的誘惑是一片蛛網,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膠住,而後送到集中營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蜂蝶是漢語複合名詞,由“蜂”與“蝶”兩種昆蟲名稱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釋義

  1. 指膜翅目昆蟲,如蜜蜂、胡蜂等,常群居生活,具采蜜、授粉習性。《說文解字》釋:“蜂,飛蟲螫人者。”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整理本)

  2. 即蝴蝶,屬鱗翅目昆蟲,翅膀色彩斑斓,多見于花叢。《古今注》載:“蝶,一名野蛾……翅粉如畫。”

    來源:崔豹《古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二、複合詞“蜂蝶”的引申義

  1. 自然意象

    泛指春日花叢中的蜜蜂與蝴蝶,象征生機與繁茂。如唐詩“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王駕《雨晴》)。

    來源:《全唐詩》卷六百九十(中華書局校訂本)

  2. 隱喻意義

    • 情感象征:古典文學中常借蜂蝶逐花暗喻男女情思,如“遊蜂戲蝶千門側”(盧照鄰《長安古意》)。
    • 浮浪意象:舊時亦喻輕浮追逐女色者,如《金瓶梅詞話》評點“狂蜂浪蝶”之喻。

      來源:袁行霈《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生态學指代

    現代語境中,“蜂蝶”并提多強調其傳粉功能,代表生态鍊中的重要環節。

    來源:《中國昆蟲生态大圖鑒》(重慶大學出版社)


三、權威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蜂蝶”詞條:

蜂蝶(fēng dié)

  1. 蜂與蝶的合稱。
  2. 喻尋芳逐豔之人。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蜂蝶”一詞的詳細解釋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本義

指自然界中的蜜蜂和蝴蝶,常用于描繪春景或花卉繁盛的場景。例如:

二、引申義

  1. 借指風月場合的幫襯者
    舊時文人常用此詞暗喻在風月場中起推波助瀾作用的人,帶有戲谑意味。如宋代文獻記載溫庭筠以“花賊玉腰奴”暗喻蜂蝶。

  2. 隱喻貪戀女色之徒
    清代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用“蜂蝶”形容被美色誘惑的西洋人:“她的誘惑是一片蛛網,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膠住”。

三、植物學延伸

另有資料提及“蜂蝶”為春蘭品種名(蝶瓣型),但此釋義僅見于部分非權威來源,建議謹慎參考。


該詞以自然意象為核心,通過文學隱喻拓展出社會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探究詩詞用例,可查閱《全唐詩》《宋詩鈔》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百老彙籌攢吹筒出赀戴筐點集掉臂不顧楯瓦煩累犯顔極谏風閨附過富殖罣帶垝垣駭澀闬闳耗亡喉痧黃花酒家諱驕侈截發燼體金楹擊汰鸠斂酒靥積帙開募扣襻朗悟略玃楞柯柯靈秀流散滿歲缪思彷佯清顯侵駭苒袅人自為政撒布瘙蹄生藏生獲順風扯帆四塵思量壇畤調峰土附魚微尰霧裳矹硉詳酌娴麗小吃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