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膽小謹慎。 清 新 廣東武生 《黃蕭養回頭》:“雖小道亦有可觀,但我見賢弟蛇行鼠步,鬼鬼馬馬,無文無氣,不過想你學些正經啫。”
“蛇行鼠步”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hé xíng shǔ bù,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膽小謹慎、行事畏縮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黃蕭養回頭》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蛇行鼠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行走時像蛇一樣彎曲纏繞,或像鼠一樣小步快走的樣子。它用來形容某人行動、舉止遲緩,或是形容某種動作慢慢而謹慎。
《蛇行鼠步》的拆分部首是虍(hū)和足(zú)。它的拆分筆畫是17畫。
《蛇行鼠步》最早見于《莊子·逍遙遊》這篇文章,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所著的一本古文集——《莊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出一個人行走時的形态,以表達其行動遲緩的含義。
《蛇行鼠步》的繁體字為「蛇行鼠步」。
在古代漢字中,「蛇行鼠步」的寫法略有差異,分别為:
蛇:冖→乇→丨→甫→灬→王→斤
行:行→彳→亍→亅
鼠:鼠→隹→寸→萬
步:止→走→蔔→匕
1. 他的行走姿态就好像蛇行鼠步,慢慢地像是在遊動。
2. 這隻貓追逐着自己的尾巴,一會兒蛇行鼠步,一會兒像箭一樣飛奔。
3. 他整天都蛇行鼠步地行走着,仿佛永遠也趕不上别人的腳步。
蛇纏足迂回行路
蜿蜒前進、緩慢行走
迅速行動、躍躍欲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