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密布。 晉 左思 《魏都賦》:“丹梁虹申以并亘,朱桷森布而支離。”
“森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森布(拼音:sēn bù)意為密布,強調事物分布密集的狀态。該詞源自晉代左思的《魏都賦》:“丹梁虹申以并亘,朱桷森布而支離”,指建築結構中梁柱交錯、密集排列的景象。
建議在具體使用前結合上下文,優先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釋義。
《森布》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葉子密集的樹木叢生的地方”。它通常用來形容森林、叢林或密集的樹木。
《森布》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禾(hé),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森布》這個詞源于漢語,是由“森”和“布”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在這個詞中,“森”表示樹木叢生的意思,“布”表示分布、散布的意思。
《森布》的繁體字形式為「森佈」。
在古時候,漢字《森布》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森”字的古代寫法為“森”(sēn),它由“木”和“又”組成;“布”字在古時的寫法表現為垂直的一撇,類似于現代字形中的“禾”。“森布”的古寫形式可簡化為“森佈”。
1. 山裡的森布中,鳥兒歡快地歌唱。
2. 這個自然保護區比任何地方都有更多的森布。
1. 森林
2. 森寒
3. 森嚴
1. 樹木叢集
2. 樹林
3. 叢林
1. 空曠
2. 荒野
3. 草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