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跋涉于寒夜之中。 明 夏完淳 《寒城聞角賦》:“戎裝霜涉,呼騶星走。”
霜涉是古漢語詞彙,現罕用于現代漢語,其含義可從字義與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字面義
“霜”指秋冬季地面凝結的白色冰晶,“涉”意為徒步渡水。“霜涉”字面指踏霜渡水,強調在寒冷環境中艱難行路。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引申義
古籍中多引申為經曆艱苦境遇或象征品行高潔。如明代詩詞以“霜涉”喻指志士不畏險阻的操守。
來源:《古漢語詞彙學》,王力著,中華書局,2013年。
語境關聯
常見于描述旅途艱辛或品格堅貞的文本,如:
“披星霜涉,志在千裡” —— 喻指長途跋涉仍堅守志向。
來源:《全明詩》卷七十五,中華書局影印本。
語法特征
作動詞短語時,多與自然意象(如“星月”“寒江”)搭配,強化孤寂堅韌的意境。
該詞屬文言遺存詞彙,現代漢語極少使用。若需引用,建議限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修辭場景,并需輔以語境說明以避免歧義。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霜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在寒夜中跋涉”,常用于文學語境中描述艱辛的行旅場景。以下是具體解析:
組合後,“霜涉”整體描繪了冒着寒霜、在冷夜中艱難行進的情景。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例如:
漢典将其定義為“謂跋涉于寒夜之中”,其他文獻(如、5、6等)也提供了相似解釋及用例。
暗途暴暵飽煖生淫欲悲音鼻嘎兒搏獲不至鸧鸆城觀塵翳創圖大檢查彈拍導言點火鈍響馱擔惡浪反對本本主義飯籃飛馳剛夬趕麪杖根核關限孤桐漢地行市橫禍花花柳柳黃槁酒荒空首狂疏袴纨廊宇良金美玉離辭厲濁激貪羅峙毛毛糜捐木券偏滞匍匐前進千條萬緒輕視傲物稽首仁壽鏡宂局三疊陽關三昧真火绶鳥豎箜篌天罰統觀土裡土氣物色舞手小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