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品評。詮,通“ 銓 ”。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 安 乃總集名目,表其時人,詮品新舊,撰為經録,衆經有據,實由其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八章:“ 安法師 博覽羣籍,詮品新舊之異同,而尤留心《般若》諸譯之出入。”
“诠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uán pǐn,其核心含義是評論、品評,尤其指對事物進行系統性分析和價值判斷。以下是具體解析:
字義拆分:
通假關系: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廣陽雜記》或佛教文獻相關研究(見、6)。
《诠品》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深入解說和解析品味。這個詞強調着通過詳盡的說明和闡述來傳達對某種事物的理解和評價。
《诠品》的拆分部首是讠和木。其中,讠表示與語言、文字相關的意思,木表示與木材、樹木有關的意思。這個詞一共有12個筆畫。
《诠品》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是由兩個簡體漢字組合而成。繁體字「詮品」的寫法也可以表示這個詞,繁體字在台灣、香港和澳門使用較為常見。
在古時候,漢字《诠品》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我無法提供具體的古代寫法,因為這種變化較為複雜且需要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使用《诠品》這個詞的例句:
1. 他以精湛的知識和獨到的見解诠釋了這個問題。
2. 這本書通過深入解析文學作品的細節,為讀者傳達了作者的品味。
3. 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诠釋這幅畫的專家,解釋其中隱含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和《诠品》有關的組詞:
1. 诠釋:解釋;闡述。
2. 诠釋者:進行解釋和解析的人。
3. 诠讀:深入理解和解讀。
近義詞:诠釋、解說、闡述。
反義詞:簡略、概括、省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