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旋與直拜。古禮中的兩種儀節程式。《周禮·春官·樂師》:“環拜,以鐘鼓為節。”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環,謂旋也;拜,直拜也。” 孫诒讓 正義:“旋與還通。此環即《玉藻》所謂周還折還也;雲拜直拜也者,謂即《大祝》九拜是也。此環與拜是二事。《投壺》雲:‘賓再拜受,主人般還,曰:辟……’般旋即所謂環也。” 元 王禮 《李母劉氏墓志銘》:“以次捧觴上壽,環拜盛禮,羣從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人》:“至,則一男子居石室中。客入環拜,兼告所苦。”
“環拜”是古代禮儀中的一種特定儀式,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盤旋(環)與直拜(拜)兩種儀節的結合,屬于周代禮制中的程式化動作。其中“環”指繞行或旋轉身體,“拜”則是傳統的跪拜禮節,兩者需配合鐘鼓節奏完成。
文獻出處與注解
應用場景
相關延伸
與“環拜”類似的禮儀還有“周旋”“稽首”等,但“環拜”更強調動作組合的規範性。需注意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曆史場景描述。
以上内容綜合了《周禮》經典記載、曆代注疏及文學作品中的實例,完整呈現了這一古禮的内涵與演變。
《環拜》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環繞行禮或環繞跪拜。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祭拜神靈或敬重的人物時,以環繞的方式行禮或跪拜。
《環拜》這個詞拆分的部首是“王”和“手”,其中“王”表示類似于“瑪瑙”的玉石,而“手”則表示行動或動作。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環拜》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史記·項羽本紀》中,形容項羽的将士環繞着項羽行禮的場景。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描述其他祭拜或敬拜的情景。
《環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環拜」。
在古代漢字中,環的字形寫作「環」,據說這個字的形狀象一顆玉石。拜的字形寫作「拜」,以「手、口」形态組成。因此,古代寫作「環拜」的字形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1. 他們在神廟外環拜,表達對神明的崇敬。
2. 那位國王的臣子們恭敬地環拜在他的面前。
1. 環繞:表示圍繞、環繞的意思。
2. 朝拜:表示向上級、尊長或神明行禮敬拜。
3. 拜谒:表示以禮節的方式拜見或參拜。
1. 叩拜:表示跪拜敬禮。
2. 行禮:表示以示尊敬的方式向他人表示敬意。
1. 蔑視:表示對别人不屑一顧,不予理睬。
2. 瞧不起:表示對别人或事物看不起,不予重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