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reshold] 門檻
過戶限。——《晉書·謝安傳》
門檻。《晉書·謝安傳》:“ 玄 等既破 堅 ,有驛書至, 安 方對客圍棊,看書既竟,便攝放牀上,了無喜色,棊如故……既罷,還内,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 唐 李綽 《尚書故實》:“﹝ 智永禪師 ﹞積年學書,秃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 明 宋濂 《住持淨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銘》:“暇則翻閲《華嚴大經》,足不踰戶限者凡五春秋。” 清 劉大櫆 《如意寺記》:“揖 烏聊 ,瞰 黟嶺 ,渺然巉削之危峰,蓄在戶限。”
“戶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戶限”指門檻,即門下的橫木,用于分隔内外空間。該詞由“戶”(家庭、門戶)和“限”(界限)組成,字面意為“門戶的界限”。
《晉書·謝安傳》記載了經典用例:東晉名臣謝安在得知淝水之戰大捷後,表面鎮定下棋,但過門檻時因内心狂喜,不慎将木屐齒折斷。原文為:“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這一故事生動體現了“戶限”的物理屬性及文化意象。
“戶限為穿”是衍生成語,形容進出的人極多,以緻門檻被踩破,如:“智永禅師積年學書,求字者戶限為穿。”。該成語強調訪客頻繁或事務繁忙的場景。
現代語境中,“戶限”可引申為限制性規定,例如部分城市規定“每戶限養一隻犬”。這種用法雖非傳統詞義,但體現了詞義的擴展。
需注意“戶限”與“戶限為穿”的區别:前者指具體門檻,後者為成語,側重結果或狀态。此外,部分資料提到“戶限”有“家庭財産限制”的引申義,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廣泛依據,建議以主流解釋為準。
《戶限》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住戶的限制或規定。
《戶限》的部首為“戶”,筆畫數為7。
《戶限》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為了限制住戶人數或者控制住戶行為的一種規定。在中國古代社會,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管理人口,常常會對每戶人口進行限制和監管。
《戶限》的繁體字是「戸限」。
《戶限》這個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戶限」。在古代文字演變的過程中,「戶」的寫法由「戶」演變而來,因此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使用的是「戶」字。
1. 城中的住戶需要遵守戶限,否則将會受到處罰。
2. 這個社區實行了嚴格的戶限管理制度,每戶隻能居住一定數量的人。
1. 限制:指限定或規定某個範圍或條件,使之不能超過或偏離。
2. 住戶:指居住在同一房屋或社區中的人。
限制、約束、限定。
開放、放寬、解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