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指上司的關懷。 清 史緻谔 《同治元年閏八月廿二日禀曾國藩等》:“合将中外兵勇民團克復 奉化 縣城……各緣由,先行馳報,仰慰憲廑。”
“憲廑”是一個生僻的舊時官場用語,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與詞義
讀音為xiàn jǐn,含義為“舊時指上司的關懷”。該詞由“憲”(指上級、官府)和“廑”(通“勤”,引申為關懷)組合而成,常見于清代公文往來中下級對上級的敬稱。例如史緻谔在向曾國藩禀報時寫道:“先行馳報,仰慰憲廑”,意為“及時彙報以寬慰上司的關懷”。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清代官員向上級彙報事務的文書,表達對上司關切之情的尊重與感激,屬于典型的謙敬用語。
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或曆史文獻研究。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上級關懷”“領導關切”等現代詞彙替代。
注意
憲廑(xiàn jǐ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宀”和“已”組成。
憲的部首是宀,它有3畫;廑的部首是已,它有7畫。
《憲廑》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大禹谟》中,其中有“憲廑爾儉,齊桓公之谌也”之說。憲指尊奉天命,廑指謙虛儉樸,該詞意為十分尊崇奉行天命,并且做到謙虛樸素。
繁體字為“憲愆”。憲是憲的繁體字,愆是廑的繁體字。
古代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憲在古代常寫作“行”。廑在古代常寫作“讠申”。其中,“行”是憲的古字形,表示“執行憲法”;“讠申”是廑的古字形,表示“忠誠謙虛”。
1. 彼之路遠,憲廑責焉。
2. 隻有憲廑為政,國家才能穩定繁榮。
憲衡、憲課、員憲、憲行。
敬信、忠實。
奢侈、傲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