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心神。謂魂與心。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意離未絶,神心怖覆。” 漢 揚雄 《<法言>序》:“神心忽恍,經緯萬方,事繫諸道德仁義禮。”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清水》:“ 太公 避 紂 之亂,屠隱市朝,遯釣魚水,何必 渭 濱,然後 磻溪 ,苟愜神心,曲渚則可。 磻溪 之名,斯無嫌矣。”
(2).猶聖心。謂天子的心。《文選·應貞<晉武帝華林園集詩>》:“貽宴好會,不常厥數;神心所受,不言而喻。” 呂向 注:“言天子遺其宴會者,不常其數,但聖心所與者,不言而自曉。”
“神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神心》一詞是由兩個字組成,即“神”和“心”。
“神”指的是神明、神靈、超自然力量等,代表了超越人類智慧和能力的存在。而“心”則是指人的思想、情感和意識等心理活動。
因此,“神心”可以理解為具有神性的心靈狀态,表示心靈與神明之間的聯繫和追求,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心思高尚、心靈純淨、意志堅定。
《神心》一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示”和“忄”。
“示”是象形字的一類,代表了一隻手在示意、指引或表演等動作。而“忄”是心字旁,代表了心的意思。
這兩個字的筆畫分别為“神”字有十五畫,“心”字有四畫。
《神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最早出現在《尚書·泰誓》中,“天心厥誠,明明其德”。隨後,這個詞在佛教經典、道家文獻和詩詞中都有出現。
在繁體字中,“神心”分别是“神”字的繁體為“神”、“心”字的繁體為“心”。
在古代漢字的用法中,神字的寫法稍有變化,例如在《金文集成》中寫作:“㠭”,在《說文解字》中寫作:“㩈”。
1.他一直堅信着自己的神心,不屈不撓地追求着自己的夢想。
2.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充滿了神心,給人一種超越塵世的感受。
3.在冥想中,她尋找到了靈感的源泉和内心的神心。
神悟、神志、神秘、心靈、心境、心思等。
近義詞:心靈、靈魂、精神
反義詞:俗心、凡心、癡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