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綸的意思、絲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綸的解釋

(1).《禮記·缁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後因稱帝王诏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诏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後。”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複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裡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鈎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于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絲綸”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解釋:

一、帝王诏書(古代用法)

源自《禮記·缁衣》中“王言如絲,其出如綸”,比喻帝王的話語初出細微如絲,但經傳達後變得重要如綸(粗絲帶)。後引申為皇帝诏書或官方文書的泛稱。例如:

二、釣絲(具象含義)

指垂釣用的絲線。古詩詞中常見此意象,如:

三、細膩文筆(文學形容)

現代漢語中多用作形容詞性成語,形容詩文或文筆的纖細娴熟、柔美流暢。例如:


提示:若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或現代文學實例,可參考《禮記》《文心雕龍》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絲綸的意思

絲綸(sī lún)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表示柔軟的、可彎曲的絲或絲制品。在紡織業中,絲綸是指一種由聚酯纖維制成的合成纖維線。同時,絲綸也可以指由其他纖維制成的類似産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絲綸的部首是爿(框架),拆解後可分為“⺮”和“纟”兩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絲綸一詞的來源相傳可追溯到古代文字。“綸”在古代指的是拉緊而成的絲線,“絲”則代表絲綢。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爾雅·釋服》一書,該書記錄了古代紡織品及相關術語。

在繁體漢字中,絲綸的寫法為「絲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絲綸的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古字寫作“絲”,與現代相比,多了一個纟,表示與絲有關。而綸的古字寫法為“侖”,結構上與現代字相似,隻是比較繁瑣。

例句

1. 她穿着一條柔軟的絲綸連衣裙,顯得優雅而華麗。

2. 我買了一卷白色的絲綸線,準備織制一個漂亮的圍巾。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絲線、絲綢、絲緞、紡紗、纖維

近義詞:絲、線

反義詞:硬、堅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