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當,語助詞。《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 維摩 卧疾於方丈,仏勑 文殊 專問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沒留沒亂,不言不語,儘夫人問當。”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豈敢行唐,大走向庭前去問當。”
“問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常見于敦煌變文、元曲等文獻中,其核心含義為“詢問”,其中“當”為語助詞,無實際意義。具體解析如下:
詞義與結構
“問當”由動詞“問”加語助詞“當”構成,整體表示詢問動作。例如《敦煌變文集》中“仏勑文殊專問當”,意為“佛派遣文殊專門去詢問”。
文獻用例
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在研究古典文獻或特定方言中可能偶見。
注意誤區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通過詢問表達關切”,但這一說法缺乏文獻支持,需以高權威來源的“語助詞”解釋為準。
“問當”是古漢語中表詢問的動詞短語,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多見于唐宋至元代文獻。
問當(wèn dā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第一個字為“問”,第二個字為“當”。
“問”字的部首為口,總共有4筆;“當”字的部首為屍,總共有6筆。
“問當”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易經》。在《易經》卦爻的解釋中,問當意味着事情即将發生,預示着某個行動現在是適宜的時機。
“問當”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問當」。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中,問當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差不大。
1. 這個問題的問當時機已經到來了,我們應該立即采取行動。
2. 在你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尋找到那個問當的時機非常重要。
組詞包括:提問、發問、問題
近義詞包括:適時、合適、恰當
反義詞包括:不合時宜、不適當、不恰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