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商曲的意思、清商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商曲的解釋

樂府歌曲名。聲調比較清越,故名。據 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分為《吳聲歌》《神弦歌》《西曲歌》《江南弄》《上雲樂》《雅歌》六類,前三類保存了部分 南朝 民歌。舊題 漢 蘇武 《詩》之三:“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 朱自清 《中國歌謠·南北朝樂歌中的歌謠》:“清商曲中,歌謠最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商曲是中國古代音樂與文學的重要類别,特指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樂府曲調,兼具音樂演奏與詩歌演唱的雙重屬性。其名稱源于古代音律理論中的“清商”音階(以商音為主,音調清越哀婉),後演變為特定曲種的代稱。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述其核心内涵:


一、定義與音樂屬性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清商曲是“古代漢族音樂的一種,屬清樂系統,音調清越,多悲怨之音”。其音樂特征為:

  1. 音階結構:采用清商三調(平調、清調、瑟調),旋律以商音為核心,節奏自由舒緩。
  2. 情感基調:曲風哀婉纏綿,多抒寫離愁别緒、閨怨相思,如《樂府詩集》所載“凄弦激新聲,長袖吐清商”(鮑照《代夜坐吟》)。

二、曆史起源與演變

清商曲源于漢代相和歌,盛行于六朝時期,尤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區為創作重鎮:


三、文學體裁特征

作為樂府詩分支,清商曲辭具有鮮明文體特點:


四、文化影響與傳承

清商曲對後世文藝産生深遠影響:


五、現存作品舉要

代表性清商曲作品包括:

  1. 《子夜歌》:南朝民歌,“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寫初戀盟誓。
  2. 《莫愁樂》:“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抒離别之痛。
  3. 《烏夜啼》:借烏鵲夜啼喻人生飄零,後為唐教坊曲名。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郭茂倩《樂府詩集》(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王運熙《樂府詩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國音樂詞典》(人民音樂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清商曲是中國古代音樂的重要形式,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定義

清商曲是三國至南北朝時期盛行的傳統音樂形式,由北方相和歌與南方民歌(吳聲、西曲)融合而成,被視為相和歌的延續與發展。隋唐時期簡稱為“清樂”,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

二、曆史發展

  1. 起源:西晉南遷後,北方音樂與江南民歌結合,形成清商曲雛形。
  2. 官方管理:曹魏時期設立清商署專門管理,代表作如曹丕《燕歌行》。
  3. 鼎盛時期:南朝時期分為“吳聲歌曲”和“西曲歌”兩類,吸收大量民間元素。

三、音樂特點

四、曆史地位

作為漢魏至隋唐音樂過渡的關鍵形态,清商曲不僅保留了南朝民歌精華(如《樂府詩集》收錄部分),還對後世詞曲創作産生深遠影響。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及作品信息,可參考《樂府詩集》等古籍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念炳烈箥羅不毛之地長計超離詞苑叢談得地裡點媂兜裹斷刻棼亂佛手搆媒垢面蓬頭鬼廷貴欲恨咤合榻花姑花柳黃駒虎卧龍跳翦伐鑒于矯思嚼味解故譏呵京官精密看出虧形老牛拖破車霾曀馬鷄冒取南徐捏沙成團畔岸品頭評足婆心乾竭僛舞麴院潤筆資沙缽繕校少憩伸鈎設守社威擅勢疏注司空見慣速辜逶蛇未曾鄉術校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