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詞苑叢談的意思、詞苑叢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詞苑叢談的解釋

詞話。清代徐fe42撰。十二卷。分體制、音韻等七門,輯錄詞人的事迹及有關掌故,材料較為豐富。書中的某些缺點,後在馮金伯的《詞苑萃編》中有所補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詞苑叢談》是清代學者徐釚編纂的一部重要詞學文獻彙編,書名中“詞苑”指詞壇或詞學領域,“叢談”意為雜錄、隨筆。該書系統輯錄了曆代詞人轶事、詞作評論及創作理論,分體制、音韻、品藻等七類,堪稱詞學研究的資料庫。其核心價值在于保存了大量散佚的宋元明詞論,為後世詞學研究提供了文獻基礎。

作者與成書背景

編者徐釚(1636-1708)是清初文學家,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讨。他深感詞學文獻散佚,遂廣搜曆代筆記、詩話、詞話,曆時多年編成此書。書名效仿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的“叢談”體例,體現其“以叢綴存詞史”的學術意圖。

内容結構與學術價值

全書十二卷,分類嚴謹:

  1. 體制卷:辨析詞牌源流與格律規範
  2. 音韻卷:探讨詞作聲律與用韻規則
  3. 品藻卷:收錄蘇轼、辛棄疾等名家詞作評點
  4. 紀事卷:記載詞人創作轶事及社會背景
  5. 辨訛卷:考訂詞作真僞與文本異同
  6. 諧谑卷:輯錄幽默诙諧詞作及趣聞
  7. 外編卷:補遺前六類未收之重要材料

書中保存了《古今詞話》《樂府紀聞》等失傳著作的片段,馮煦《蒿庵論詞》稱其“掇拾遺聞,足資考證”。

版本流傳與影響

初刻于康熙十七年(1678),後經唐圭璋校注整理。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刊本增補校記千餘條,成為現代通行本。《四庫全書總目》評其“援據詳明,具有鑒裁”,王國維《人間詞話》亦多引其說。


引用來源:

  1.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詞苑叢談"條目(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 上海古籍出版社《詞苑叢談》再版說明(1981年版)
  3. 馮煦《蒿庵論詞》(中華書局《詞話叢編》本)
  4. 《四庫全書總目·詞苑叢談提要》(中華書局整理本)

網絡擴展解釋

《詞苑叢談》是清代徐釚編纂的一部重要詞學著作,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該書屬于詞話類文獻,共十二卷,分設七個門類:體制、音韻、品藻、紀事、辨正、諧谑、外編。主要輯錄了曆代詞人的生平事迹、作品評析及相關文學掌故,内容廣博,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2. 作者與成書背景
    由清代學者徐釚(號虹亭)編撰,成書于康熙年間。徐釚廣泛搜集前人詞論、筆記,整理彙編而成,為研究宋至清初詞學提供了重要資料。

  3. 内容特點與評價
    書中材料豐富,但存在引文未注明出處的缺點,後世馮金伯在《詞苑萃編》中對此作了補正,并增補了“旨趣”“指摘”兩門類。這一修訂使體例更嚴謹,内容更全面。

  4. 書名釋義
    “叢談”指彙集性質相近的雜談或筆記,屬于傳統文集的命名方式,如唐代《桂苑叢談》、宋代《鐵圍山叢談》均屬此類。

此書記錄了詞體演變與創作理論,是詞學研究的基礎文獻之一,可通過《詞苑萃編》延伸閱讀更系統的補正版本。

别人正在浏覽...

拔解鞭笞天下秕減部落不省人事扯線宮戲除治典衣凡臆腹内甫刑拱拜孤傳詭托焊點汗漉漉爀爀荷珠黃巢起義黃茂回升胡撲搭嫁雞隨雞驕恡叫咷驚汗驚逸計獻開屯考風墾複跨邊姱名淚河零支了米麥無重數六族攏家馬紮子黏合劑培訓班暴衣露冠曲兒攘撓日以為常弱翰入聖超凡三别上官儀上選扇庖神叡市厘誰們邃險停兌土酥晚春偎紅倚翠聞見仙姿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