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嗜欲。《文子·道原》:“去其誘慕,除其貴欲,捐其思慮。”
(2).欲想;想要。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往年在 譙 ,新造舟舡,取足自載,以至 九江 ,貴欲觀 湖 漅 之形,定 江 濱之民耳。” 唐 韓愈 《東都遇春》詩:“得閑無所作,貴欲辭視聽。” 唐 王建 《尋橦歌》:“斯須改變曲辭新,貴欲歡他平地人。”
“貴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可分為兩類:
“貴欲”由“貴”(尊貴、顯赫)和“欲”(欲望、心願)組成,本義指對財富、地位或名利的強烈追求,帶有一定貶義色彩,暗示貪圖世俗利益的心态。
嗜欲(過度的欲望)
見于古籍《文子·道原》:“去其誘慕,除其貴欲,捐其思慮。”此處指需摒棄的過度物質欲望,強調對身心的負面影響。
欲想/想要(表達主觀意願)
如漢代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中“貴欲觀湖漅之形”,唐代韓愈詩“貴欲辭視聽”,均表示某種目的或意圖,接近現代漢語中“想要”的用法。
“欲”本身指“欲望”或“想要”(如《漢典》釋為“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而“貴欲”通過“貴”的修飾,強化了欲望的指向性或程度差異。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古籍例句,可參考《文子》《韓愈詩集》等文獻。
《貴欲》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分解為“貴”和“欲”兩個字。它的意思是指對于貴重的事物或高尚的追求的渴望或需求。
《貴欲》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貝和欲。其中,貝是指毛發的意思,而欲是指欲望或渴望的意思。
《貴欲》共有17個筆畫,其中貴包含9個筆畫(貝: 貝字旁是由5個筆畫組成,而貴字中的2個丫字旁,每個筆畫為2個),欲字包含8個筆畫(欠為3畫,谷為4畫,口為2畫)。
《貴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在古代用來描述人們對于高尚、珍貴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貴欲》的繁體字為「貴慾」。
古代對于《貴欲》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種古代寫法為「貴慾」。
1. 他一直對權力和金錢的貴欲沒有止境。
2. 對于我來說,家庭的幸福和健康比任何貴欲都重要。
1. 高貴: 指品德或地位高尚。
2. 貪欲: 指貪婪和貪心的欲望。
3. 貴族: 指社會地位高貴的人。
1. 珍視: 指對某事物看重或重視。
2. 熱衷: 指對某事物充滿熱情。
1. 輕視: 指對某事物不重視或看不起。
2. 淡漠: 指對某事物沒有興趣或冷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