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徐的意思、南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徐的解釋

(1).古代州名。 東晉 僑置 徐州 於 京口城 , 南朝 宋 改稱 南徐 ,即今 江蘇省 鎮江市 。曆 齊 梁 陳 ,至 隋 開皇 年間廢。《宋書·州郡志一》:“ 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 ,而 淮北 但曰 徐 。 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為 南兗州 , 江南 為 南徐州 ,治 京口 。” 唐 王昌齡 《客廣陵》詩:“樓頭 廣陵 近,九月在 南徐 。” 清 吳偉業 《贈馮讷生進士教授雲中》詩:“憶昔扁舟醉 石頭 ,别來幾夢 南徐 客。”

(2).亦稱“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與當時的 魚弘 皆以豪華奢侈著稱。《南史·徐羨之傳》:“﹝ 徐君蒨 ﹞為 梁 湘東王 鎮西諮議參軍。頗好聲色,侍妾數十,皆佩金翠……有時載伎肆意遊行, 荊楚 山川,靡不畢踐。朋從遊好,莫得見之。時 襄陽 魚弘 亦以豪侈稱,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魚 ,南路 徐 。’” 宋 蘇轼 《刁景純席上和謝生》詩之一:“此夜新聲聞《北裡》,他年故事紀 南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徐是南北朝時期重要的曆史地名,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行政區劃 南徐指南徐州,始設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由原徐州南部轄區改制而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記載,南朝宋武帝劉裕為安置北方流民,将徐州治所遷至京口(今江蘇鎮江),改稱南徐州。該建制延續至隋開皇九年(589年),曆時168年。

二、地理沿革 據《讀史方輿紀要》考證,南徐州轄境包含今江蘇鎮江、常州、無錫及南京部分區域。治所京口(今鎮江)地處長江與運河交彙處,《元和郡縣圖志》稱其"控楚負吳,襟山帶江",是南朝重要的軍事要塞和經濟樞紐。

三、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南徐"常作為江南地域的代稱。南宋陸遊《入蜀記》有"自南徐至姑蘇,江南佳麗地"的記載。該地名在《世說新語》《南齊書》等古籍中頻繁出現,多與士族門閥的政治活動相關聯。

四、語言演變 《漢語大詞典》指出,南朝行政區劃撤銷後,"南徐"逐漸轉化為鎮江的古稱。明清地方志如《至順鎮江志》仍沿用此稱,明代詩人高啟《京口晚望》有"南徐秋色晚,斜日滿楓林"之句,即指鎮江秋景。

網絡擴展解釋

“南徐”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綜合不同來源的信息:


一、古代州名

地理位置
東晉時期僑置徐州于京口城(今江蘇省鎮江市),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正式改稱“南徐州”,簡稱南徐,管轄範圍包括今鎮江、常州、無錫一帶,隋朝開皇年間廢除該行政區劃。
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客廣陵》中寫道:“樓頭廣陵近,九月在南徐”,即指鎮江地區。


二、曆史人物代稱

指南朝梁的徐君蒨,字南徐。
人物特點


補充說明

部分非權威來源提到“南徐”的其他含義(如軍事術語、文學意象),但缺乏明确曆史依據,建議以高權威性資料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白文版帳錢筆思查對常算耑候附理浮屠格巴巴勾注國曆換錢華勳健身街道解紛排難節皷開忏空爵叩頭潰逸裲裆龍威論進慢遊沒譜兒免囚蓦然南川難道說甯生女肆凄麗清廉清莊楸花群藝禳禜仁草宂蠹神效史鈔手式睡餘疏猛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四不相宿垢剃刀透熱療法吐餔外奬危梁文彰務期午時污賊遐景習非成俗西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