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疾的意思、竊疾的詳細解釋
竊疾的解釋
嗜偷成癖;盜竊狂。《墨子·公輸》:“ 子墨子 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轝,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竊疾矣。’” 南朝 陳 徐陵 《與周冢宰宇文獲論邊境事書》:“今者和親,已固山嶽,而方謀尺寸之土,用益蒹葭之地哉。幸非竊疾,相見鑒容。”
詞語分解
- 竊的解釋 竊 (竊) è 偷盜:偷竊。竊取。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竊位。竊奪。 私自,暗中:竊笑。竊聽。 謙辭,指自己:竊謂。竊以為可行。 盜偷 筆畫數:; 部首:穴; 筆順編號:
- 疾的解釋 疾 í 病,身體不舒適:疾病。目疾。殘疾。諱疾忌醫。 一般的痛苦:疾苦。 疼痛:疾首蹙額。 恨:疾惡如仇。 古同“嫉”,妒忌。 弊病,缺點:“寡人有疾”。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進。疾馳。疾足先得。
網絡擴展解釋
“竊疾”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含義
指“嗜偷成癖”或“盜竊狂”,即對偷竊行為形成病态依賴。該詞最早見于《墨子·公輸》,墨子用“竊疾”比喻楚王侵略他國的貪婪行為,暗指其像偷竊成瘾的人一樣。例如:
舍其文軒,鄰有敝轝,而欲竊之……必為竊疾矣。(《墨子·公輸》)
-
比喻含義
引申為“模仿他人的不良習氣”,類似于“竊取他人的疾病”。此用法強調盲目攀比或效仿負面行為。
二、詞源與用法
- 構詞解析
“竊”意為偷盜,“疾”指疾病,組合後既描述偷盜成瘾的病态心理,也暗含對他人的負面影響。
-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或批評場景,既可指盜竊成瘾(如“他有竊疾,屢教不改”),也可諷刺盲目效仿惡習的現象。
三、相關辨析
- 近義詞:偷盜癖、盜竊狂(側重行為病态)。
- 反義詞:廉潔、正直(強調道德對立面)。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經典用例,可參考《墨子·公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竊疾》是一個表示"偷竊疾病"的詞語。它由"竊"和"疾"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竊"這個字的部首是"穴",總共有6個筆畫。
- "疾"這個字的部首是"疒",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竊疾》源自于古代醫學典籍《黃帝内經》,意指疾病在人體内不斷發展而不易察覺,就像一種隱秘的竊賊。這個詞被廣泛用于形容一些疾病在其早期階段不易被發現或察覺的情況。
繁體字:
《竊疾》的繁體字形狀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書寫漢字的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然而,《竊疾》這個詞在古代并沒有特殊的書寫方式,與現代字形基本相同。
例句:
我們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有些疾病可能是竊疾,隻有在及早發現的情況下才可能治療得更好。
組詞:
竊疾的組詞可以包括:
- 竊(偷竊)
- 竊賊(盜竊的人)
- 疾病(病痛)
近義詞:
類似意義的詞語包括:
- 隱匿疾病
- 隱蔽疾患
- 不易察覺的疾病
反義詞:
與竊疾相對的詞語可以是:
- 明顯疾病
- 易察覺的病狀
通過以上介紹,你應該可以更好地理解《竊疾》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示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