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疾的意思、窃疾的详细解释
窃疾的解释
嗜偷成癖;盗窃狂。《墨子·公输》:“ 子墨子 见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轝,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 南朝 陈 徐陵 《与周冢宰宇文获论边境事书》:“今者和亲,已固山岳,而方谋尺寸之土,用益蒹葭之地哉。幸非窃疾,相见鉴容。”
词语分解
- 窃的解释 窃 (竊) è 偷盗:偷窃。窃取。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私自,暗中:窃笑。窃听。 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 盗偷 笔画数:; 部首:穴; 笔顺编号:
- 疾的解释 疾 í 病,身体不舒适: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一般的痛苦:疾苦。 疼痛:疾首蹙额。 恨:疾恶如仇。 古同“嫉”,妒忌。 弊病,缺点:“寡人有疾”。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网络扩展解释
“窃疾”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字面含义
指“嗜偷成癖”或“盗窃狂”,即对偷窃行为形成病态依赖。该词最早见于《墨子·公输》,墨子用“窃疾”比喻楚王侵略他国的贪婪行为,暗指其像偷窃成瘾的人一样。例如:
舍其文轩,邻有敝轝,而欲窃之……必为窃疾矣。(《墨子·公输》)
-
比喻含义
引申为“模仿他人的不良习气”,类似于“窃取他人的疾病”。此用法强调盲目攀比或效仿负面行为。
二、词源与用法
- 构词解析
“窃”意为偷盗,“疾”指疾病,组合后既描述偷盗成瘾的病态心理,也暗含对他人的负面影响。
-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或批评场景,既可指盗窃成瘾(如“他有窃疾,屡教不改”),也可讽刺盲目效仿恶习的现象。
三、相关辨析
- 近义词:偷盗癖、盗窃狂(侧重行为病态)。
- 反义词:廉洁、正直(强调道德对立面)。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经典用例,可参考《墨子·公输》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窃疾》是一个表示"偷窃疾病"的词语。它由"窃"和"疾"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窃"这个字的部首是"穴",总共有6个笔画。
- "疾"这个字的部首是"疒",总共有5个笔画。
来源:
《窃疾》源自于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意指疾病在人体内不断发展而不易察觉,就像一种隐秘的窃贼。这个词被广泛用于形容一些疾病在其早期阶段不易被发现或察觉的情况。
繁体字:
《窃疾》的繁体字形状与简体字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书写汉字的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窃疾》这个词在古代并没有特殊的书写方式,与现代字形基本相同。
例句: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有些疾病可能是窃疾,只有在及早发现的情况下才可能治疗得更好。
组词:
窃疾的组词可以包括:
- 窃(偷窃)
- 窃贼(盗窃的人)
- 疾病(病痛)
近义词:
类似意义的词语包括:
- 隐匿疾病
- 隐蔽疾患
- 不易察觉的疾病
反义词:
与窃疾相对的词语可以是:
- 明显疾病
- 易察觉的病状
通过以上介绍,你应该可以更好地理解《窃疾》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示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