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蠶豆象的意思、蠶豆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蠶豆象的解釋

蠶豆的重要害蟲,俗稱“豆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蠶豆象(學名:Bruchus rufimanus)是鞘翅目豆象科昆蟲,屬重要的倉儲害蟲之一。該物種名稱源于其寄主植物與形态特征的雙重指向性:"蠶豆"指其主要危害對象為蠶豆植株及籽粒,"象"則取自其頭部延伸成管狀的喙狀結構。

從生物分類學角度解析,蠶豆象成蟲體長約4-5毫米,體色呈灰褐色并密布黃褐色細毛。其前胸背闆呈梯形,鞘翅具白色毛斑形成的橫紋,後足腿節内側具尖齒狀突起。幼蟲乳白色,體彎曲呈"C"形,頭部具發達的口器適應豆粒内部取食。

該蟲具有完全變态發育特征,每年發生1-2代。成蟲在蠶豆開花期産卵于嫩莢表面,幼蟲孵化後蛀入豆粒内完成發育。此生物特性導緻被侵染豆粒出現黑色蛀孔及褐色斑痕,造成蠶豆産量損失可達20-30%,且影響種子發芽率。

根據《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蠶豆象被列為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包括:①倉儲豆粒的磷化鋁熏蒸處理;②輪作制度的建立;③收獲後及時暴曬滅蟲;④引入金小蜂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

詞源考據顯示,該物種中文命名可追溯至1935年《昆蟲名詞彙編》,其種加詞"rufimanus"拉丁文原意為"紅手",指成蟲觸角基部呈現的赤褐色特征。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歸入"專業術語-農業害蟲"分類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蠶豆象”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昆蟲學定義(主要含義)

蠶豆象(學名:Bruchus rufimanus)是鞘翅目豆象科害蟲,主要危害蠶豆及其他豆類作物。

  1. 分類與特征

    • 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成蟲體長4-4.5毫米,觸角達前胸背闆後緣,後足腿節有鈍齒。
    • 别名包括豆牛、豆烏龜、蠶豆紅腳象。
  2. 危害與分布

    • 造成蠶豆20%-30%的産量損失,幼蟲蛀食豆粒,成蟲啃食花瓣、豆莢。
    • 原産歐洲,現分布于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全球多地,通過運輸和人為攜帶傳播。
  3. 生活習性

    • 1年1代,成蟲在豆粒或倉庫縫隙越冬,春季産卵于豆莢,每雌蟲産卵35-40粒。
    • 幼蟲孵化後蛀入豆粒,表面留有黑點痕迹。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事物表面相似但本質不同(如蠶豆與象的差異),但該用法在專業文獻中罕見,可能屬于地方性比喻或誤傳。

建議在農業或生物學場景中,均以昆蟲學定義為準。如需防控措施或形态圖解,可參考農業農村部門發布的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抱景鼻夷赤軸雠冤淳雄春液從天大亨地分反空降豐峭憤怒枌榆伏魄媾和龜虎姑姊好夢難成後期花紋肩牌節減積冷錦心繡腸譏興蘭桂騰芳濫泉寮屬璘斌漏天羅捕旅泊馬法芒鞋竹笠秘倦名寶暮飔内和撇吊批紙尾傾斜奇瑞辁材冉冉悠悠三階三三兩兩上清箓施化順禮伺瑕抵蠙思言炭筆搨翼藤紙鐵面無私王倪嗢饫為是纖缟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