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害的意思、犯害的詳細解釋
犯害的解釋
(1).受害。《莊子·達生》:“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書》:“避害之心不足以勝其名利之心,以故犯害而不顧。”
(2).侵害。《法苑珠林》卷二六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吉 所居西北有一山高峻,中多妖魅,犯害居民。”
詞語分解
- 犯的解釋 犯 à 抵觸,違反:犯規。犯法。犯罪。犯顔(舊時指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犯諱。 違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侵害,進攻:侵犯。秋毫無犯。 觸發,發作:犯病。犯愁。犯疑。 做錯事情:犯錯誤。
- 害的解釋 害 à 有損的,與“益”相對:害蟲。害鳥。 引起災難的人或事物,壞處:害處。禍害。災害。為民除害。 使受損傷:害人。損害。傷害。危害。 發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發生不安定情緒:害羞。害怕。 殺死:殺害
網絡擴展解釋
“犯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
受害
指因他人或外界因素而遭受傷害或損失。
出處:《莊子·達生》中提到“醉者墜車,雖疾不死”,說明醉酒者因“神全”而減少受害風險。明代李贽在《答耿司寇書》中也用此詞描述“為名利犯害而不顧”的行為。
-
侵害
表示主動施加傷害或侵犯他人權益。
出處:南朝《法苑珠林》引《冥祥記》記載妖魅“犯害居民”,即指妖怪侵害百姓。
二、使用場景
- 警示意義:多用于強調犯罪行為的危害性,或提醒人們遠離風險(如法律、道德層面)。
- 文獻語境:古典文獻中既描述被動受害,也指主動侵害,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指向。
三、補充說明
- 需與“犯沖”(風水術語,指五行相克)區分,二者含義無直接關聯。
- 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文或學術讨論中。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莊子》《法苑珠林》等原典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哈喽!"犯害"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犯罪或者造成傷害。它的部首是犭和宀,總共有10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 "犯害"。
在古時候,"犯害"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現代中文中,我們一般使用簡體字 "犯害"。
下面是一個例句:“他犯害了一個無辜的人。”
一些與 "犯害" 相關的組詞可能包括:犯罪、犯案、犯規等。
與 "犯害" 近義的詞可能有:傷害、犯錯、違法等。
"犯害" 的反義詞可以是:保護、關愛、善行等。
希望這些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