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安居的意思、入安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安居的解釋

佛教語。古 印度 在每年約五月至八月的雨期内,禁僧尼外出,謂外出易傷草木蟲蟻,應居在寺内坐禅講經,安受供奉。這一階段開始即稱“入安居”,又稱“結夏”。古代佛徒一般均循此戒律。唯因雨季不同,“入安居”也各在不同時期開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覩貨邏國故地總述》:“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據其多雨,亦是設教隨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入安居是佛教術語,指僧衆在特定時期内停止外出、專注于修行的制度,又稱“夏安居”“雨安居”。其核心含義源自佛教戒律,旨在避免雨季外出傷及草木蟲蟻,同時精進修行。以下從詞義、宗教實踐及文獻依據三方面解析:

  1. 詞義構成

    “入”指進入特定狀态,“安”為安定身心,“居”即居住一處,合指僧衆在固定時段内定居寺院,摒除外緣。此制度源于古印度雨季習俗,後被佛教吸收為重要戒規。

  2. 時間與儀式

    • 漢傳佛教通常以農曆四月十六為“結夏”起始,七月十五“解夏”結束,共三個月。
    • 當日僧衆集會,宣讀《安居文》,宣誓遵守戒律,如唐代義淨《南海寄歸内法傳》載:“雨季安居,僧衆共修,護生為要。”
  3. 宗教意義

    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期間需專注三學(戒、定、慧),每日誦經、禅修、布薩(忏悔)。此制度體現佛教對自然生态的敬畏與集體修行的規範。

  4. 現代實踐

    當代漢傳寺院仍延續此傳統,如中國佛教協會規定安居期間僧衆不得無故離寺,并舉辦講座、禅七等活動,延續“以戒為師”的精神内核。

網絡擴展解釋

“入安居”是佛教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古印度僧尼在雨季期間停止外出,定居寺院修行的制度。又稱“結夏”,目的是避免雨季出行誤傷草木蟲蟻,同時專注禅修與佛法研習。

二、時間與起源

三、實踐内容

四、與普通“安居”的區别

普通語境中的“安居”指安定居住的生活狀态(如成語“安居樂業”),而佛教“入安居”特指雨季閉關修行的宗教制度。

五、現代意義

該制度至今仍在南傳佛教國家(如泰國、斯裡蘭卡)保留,成為佛教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薆薆掰謊筆墨比室瘥疠蟬腹龜腸川陸竄惡萃取粹然道長争短島夷得勝葫蘆獨聽輀輶訛妄發函幡布犯獵幹松鈎樴貫利官下顧曲賀新郎鴻博潔靜戒命計挂金珥近坰疾人酒甕菱華羅敷碌簌賣富芒刺在躬眉柳鮎魚上竹竿偏執性人格平素拚捐潛初尚口上漏下濕石鬥獅蠻寶帶十三調殊質騰根填淤桶子挖掘機械翫月問天文帳五谷豐熟五色雲氣吳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