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樹之下;松間。 唐 李白 《淮南卧病書懷》詩:“風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宋 梅堯臣 《對雪憶往歲錢塘西湖訪林逋》詩之一:“折竹壓籬曾礙過,卻穿松下到茅廬。”
(2).古地名。《呂氏春秋·行論》:“ 松下 亂,先君以不安棄羣臣也。” 高誘 注:“ 松下 ,地名也。”
“松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松樹下方或松林之間的空間,常用于描繪山林景緻。例如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中“松下問童子”的意境。該詞也引申為比喻人才聚集或學術繁榮之地,如“科頭箕踞長松下”的典故。
特指中國古代地名,見于《呂氏春秋·行論》記載的“松下亂”事件,高誘注稱其為具體地理位置。
指日本跨國企業松下電器産業株式會社(Panasonic),其核心信息包括:
早期使用“National”商标,1986年逐步過渡為“Panasonic”,2008年完成全球品牌統一。
(注:如需了解具體詩詞典故或企業産品線細節,可查閱相關文獻或企業官網)
《松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描述松樹的位置在下方。用來比喻在職位、地位、學問等方面本來比自己高強的人,如今卻落到自己的下面。
《松下》的部首是木,拆分後的筆畫數是丨(一畫)和口(二畫)。
《松下》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吾生也有涉于政矣,曲則松下,直則矢首。”意思是當時凡是奸邪之徒,曲曲折折曲意迎合政治勢力,有的則能進入高位,稱之為“松下”,而直直正正,公正無私的人卻成為流亡者,被稱為“矢首”,表達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不公。
繁體形式為「松下」。
《松下》在古代的寫法為「松下」,沒有變化。
他原本是公司的高級經理,可是由于錯誤的決策,如今卻淪落到松下的地位。
1. 松柏:指松樹和柏樹,形容堅貞不屈的品質。
2. 松氣:指松樹散發出的獨特香氣。
松下的近義詞包括“降職下俸”、“貶官降職”等。
松下的反義詞是“舉賢任能”、“重用有才能的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