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坦率的意思、坦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坦率的解釋

[open;outspoken;fault;candid] 直率

誠實和坦率的講話

為人坦率

詳細解釋

(1).坦白直率。《晉書·庾亮傳》:“ 亮 在 武昌 ,諸佐吏 殷浩 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樓,俄而不覺 亮 至,諸人将起避之。 亮 徐曰:‘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牀與 浩 等談詠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類也。”《北史·李廣傳》:“坦率無私,為士流所愛。”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芳華》:“婢極坦率,直前以身蔽女,而應答曰:‘何處小郎,強來與人家閨秀語!’” 茹志鵑 《阿舒》:“眼睛睜得大大的,這是一對清得象泉水似的眼睛,帶着驚訝,歡喜,坦率地看着人。”

(2).指粗疏,粗心。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宋濟 老于場,舉止可笑,嘗試賦,誤失官韻,乃撫膺曰:‘ 宋五 又坦率矣!’”

(3).謂遊憩。 唐 高彥休 《唐阙史·盧尚書莊堕雷公》:“ 乾符 乙未歲,有鄉薦之士,相與避暑,坦率于西亭,釣罷奕棋之際,陰雲暴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坦率是一個形容詞,指人的言行直率真誠、不加掩飾,強調内心想法與外在表達的一緻性。以下是權威漢語詞典的解釋及分析:


一、核心釋義

  1. 直率真誠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直率;真誠。”指人說話做事直截了當,不拐彎抹角,如“他坦率地承認了錯誤”。

    《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解釋為:“坦白直率,不隱藏心思。”強調情感和思想的直接表露(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

  2. 态度自然無僞

    《辭海》(第七版)補充:“言行真誠無保留,态度明朗。”突出毫無矯飾的溝通狀态,如“雙方進行了坦率的交流”。


二、用法與語境


三、語義演變

該詞源于古漢語“坦”(平坦)與“率”(直率)的組合,唐代已見用例,如白居易詩“坦率對萬乘”。現代語義延續了“直接無隱”的核心内涵(《漢語源流大詞典》,中華書局)。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
  3. 夏征農, 陳至立.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9.
  4.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5. 許嘉璐. 《漢語源流大詞典》. 中華書局,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坦率”是一個形容詞,指人的性格或言行直率、真誠、不掩飾,通常帶有褒義色彩。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義構成

    • “坦”本義為平坦、開闊,引申為心胸開闊、無隱藏;“率”指直爽、不繞彎。組合後強調直接表達真實想法,不刻意修飾或隱瞞,如“他坦率地承認了錯誤”。
  2. 與近義詞的差異

    • 直率:更側重性格的直接,可能缺乏委婉(如“他說話太直率,容易傷人”)。
    • 坦誠:強調誠實與敞開态度,多用于情感或立場的表達(如“雙方進行了坦誠的交流”)。
    • 坦率則介于兩者之間,既包含直接性,也隱含真誠的态度。
  3. 使用場景

    • 積極語境:贊賞他人真誠(如“她的坦率赢得了信任”)。
    • 中性/警示語境:需注意場合與方式(如“坦率雖好,但需考慮對方感受”)。
  4. 反義詞
    包括“虛僞”“圓滑”“隱晦”等,如“他的回答十分圓滑,毫無坦率可言”。

示例補充: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進行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阿輔擺莊碧碧蔔蔔不得其死不緻辭對篡亂徂川寸步難移殿陛電視專題片東牀佳婿惡月飯丸改扮宮雉溝壘搆陷诟詛滾杠谷穗含着骨頭露着肉合祔橫說竪說後薪化身将伯之助澗門可駭诳誤浪蕩燈類義連錢騘遼豕令不虛行龍堂漏發廟謀冥津磨刀霍霍穆行鉛子七寶羹棋錯青白溶和砂礫善禁稍長膽壯十拏九穩首席束帛搜閲套鞋天柱魏碑危地相叫賢強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