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惡月的意思、惡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惡月的解釋

古代迷信稱農曆五月為惡月。《太平禦覽》卷二二引 漢 董勳 《問禮俗》:“五月俗稱惡月。俗多六齋放生。”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忌曝牀薦席及修蓋房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惡月》:“京師諺曰:‘善正月,惡五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惡月”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傳統民俗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惡月”指農曆五月,古代迷信認為此月不吉利,常與災難、禁忌相關聯。該詞多用于形容某個時段運勢不佳或需避諱的行為。

二、起源與背景

  1. 天文與氣候因素:五月進入夏季,氣溫升高、疾病多發,古人将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毒月”或“惡氣”盛行之月。
  2. 陰陽觀念:東漢王充《論衡》認為五月“太陽之熱氣”過盛,導緻萬物含“毒螫”,故需謹慎避諱。

三、相關習俗與禁忌

  1. 禁忌行為:
    • 忌曝曬床席、修蓋房屋。
    • 北方部分地區有“忌回娘家”的習俗,需接出嫁女兒回家避災。
  2. 齋戒放生:漢代已有五月“六齋放生”的習俗,通過行善積德化解厄運。

四、現代意義

如今“惡月”多作為民俗文化研究對象,反映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樸素認知。部分傳統禁忌在少數地區仍有保留,但已無實際迷信色彩。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記載與現代民俗研究,主要參考來源包括《荊楚歲時記》《論衡》及地方志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惡月的意思

“惡月”指的是月份中屬于兇險、不吉利或帶有惡劣氣息的月份。在民間信仰和迷信中,人們相信惡月是一個不祥之時,會帶來不幸和災難。

惡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惡月的拆分部首是月(yuè),其中月字是代表月亮的意思。惡月的總筆畫數是6畫。

惡月的來源

惡月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在民間傳說和文化中,由于人們對一些特定月份的忌諱和恐懼,産生了惡月這個概念。

惡月的繁體

惡月的繁體字為「惡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書寫規則,惡月的古代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沒有明确記錄下來。

惡月的例句

1. 這個傳統上被認為是惡月的月份,人們總是小心翼翼地行事。 2. 在惡月中結婚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人們通常會避免在這個月份舉辦婚禮。

惡月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惡化、月份、後月
近義詞:兇月、忌月、不詳之月
反義詞:吉月、良辰、瑞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