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穆行的意思、穆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穆行的解釋

美行。《呂氏春秋·至忠》:“ 申公 子培 ,其忠也,可謂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為勸,人不知不為沮。” 高誘 注:“穆,美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穆行

“穆行”為古漢語複合詞,由“穆”與“行”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莊嚴端正的品德或行為,多用于形容聖賢、君子的高尚操守。

一、詞義解析

  1. 穆:

    • 本義為“禾谷成熟飽滿”,引申為“莊重、肅敬、美好”。《說文解字》釋:“穆,禾也。從禾,㣎聲。”段玉裁注:“凡言穆穆、於穆,皆謂幽深而美。”
    • 在德行語境中,強調深沉、莊嚴的儀态或心境,如《詩經·大雅·烝民》雲:“穆如清風。”
  2. 行:

    • 指行為、操守。《說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引申為品德實踐,如《論語·述而》載:“德行:顔淵、闵子骞。”
  3. 穆行:

    • 二字合成後,特指莊重肅穆的品行,多用于描述聖賢或德行高潔者。
    • 例證:漢代劉向《列女傳·周室三母》:“(太任)端一誠莊,惟德之行……此之謂‘穆行’。”

二、文獻用例

  1. 儒家經典:

    《禮記·中庸》以“穆穆文王”贊周文王德行深遠,其“穆行”即體現為仁政與禮治的典範。

  2. 史書評述:

    《後漢書·皇後紀》稱東漢明德皇後“貞順穆行”,強調其端莊持重的品德。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穆行”詞條,釋義為“莊嚴的德行”,引《列女傳》為書證。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需訂閱訪問)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釋“穆”含“和美、肅敬”義,與“行”結合指“和敬之德行”。

  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詳釋“穆”字源流及引申義,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古代字書、經典文獻及權威辭書,引用來源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國學大師網)進一步查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穆行”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mù xíng,其核心含義為美行、美德,指高尚的品行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義解析

    • 穆:本義為恭敬、溫和,引申為美好(如“穆如清風”)。在《呂氏春秋》注釋中,高誘明确解釋“穆”即“美”。
    • 行:此處讀作xíng,指行為、品行。
  2. 古典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呂氏春秋·至忠》,文中以“申公子培”為例,稱其忠誠為“穆行”,并強調“人知之不為勸,人不知不為沮”,即高尚行為不因他人評價而改變。

  3. 應用與内涵
    “穆行”強調内在德行的純粹性,特指不圖贊譽、不為外界動搖的美德,常用于形容忠貞、正直等品質。

  4. 擴展說明
    “穆”在古漢語中另有宗廟排序(父昭子穆)和姓氏的用法,但在此詞中僅取“美”的引申義。

“穆行”是兼具古典意蘊與現代理解的褒義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中。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可參考《呂氏春秋》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白平碧磴車輛廠串夷出沐摧朽打璜表等外品電唱機疊燮餓莩遍野馮屍箇事過天汗巾寒細黃口桦燭虎門銷煙堅城截尾金蛾驚飄近用隽言妙語堀閱拉長臘田雷塘冷金紙兩頭鸾花毛群蝻蝗凝雨農人女王蟠夔紋平地起孤丁圮族敲絲青雲價诠表認定人心不古三徙成國上下同心生死未蔔詩本適得其反仕子壽皇鷞裘書堂私尊天上石麟穨替柝擊無可非難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