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即西嶽 華山 ,在 陝西省 華陰縣 南,因其西有 少華山 ,故稱 太華 。《書·禹貢》:“ 西傾 、 朱圉 、 鳥鼠 ,至於 太華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六十裡,曰 太華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裡,鳥獸莫居。”
太華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太華”為華山的别稱,特指中國五嶽之一的西嶽(今陝西省境内)。該詞源于古代對華山的尊稱,“太”有至高、極大之意,“華”指山名,合稱突顯其雄偉險峻的地理特征。
例證:
《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厎柱。” 東漢經學家鄭玄注:“華陰,太華山北也。”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線上版鍊接)
在古漢語語境中,“太華”可泛指極高峻的山峰,強調其巍峨之勢。此用法多見于詩文典故。
例證: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華嶽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蕩腳蹋,開而為兩,今掌足之迹仍存華岩。” 後世常以“太華”代指險峰。
來源:
《漢語大字典》(第三版),四川辭書出版社,ISBN 978-7-80682-803-0(線上參考)
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權威漢語工具書,核心義項以華山為本義,引申義依托文獻用例。引用來源确保可查證,符合學術規範。
“太華”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地理名稱
指西嶽華山,位于陝西省華陰縣南。因西側有少華山,為區分而稱“太華”。此名最早見于《尚書·禹貢》和《山海經》,描述其“削成而四方”的險峻山勢,是中國五嶽之一。
形容詞用法(較少見)
現代漢語中可形容事物極其華麗、壯美,如“這幅畫的色彩太華了”。但該用法非主流,多用于文學化表達。
人名字義
作為姓名組合時,“太”寓意尊貴、極緻,“華”象征光彩、繁榮,整體表達對順利人生和卓越成就的期許。
注意:
愛不釋手八儁便宴闡提超超玄著寵貴酬納鉏灌詞業大去地角荻竹鵝欄繁林法友粉壁豐頤伏箱更坊乖喪鹳鵝顧化火長檢戒角蒿葪柏糾拿橘林溘死寬減坤輿兩頭纖纖隸業龍戶率舉夢撒撩丁磨旋木谏徬徨失措品望千秋宴嶔崟曲止戎具肉屏風三山骨鳝絲射不主皮省損折苕率土大将軍雙薪貪狼風淘籮通幽洞微翫習溫那沙無籍人相扶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