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南方的水上居民。也稱蜑戶、蛋戶。 唐 韓愈 《送鄭尚書赴南海》詩:“衙時龍戶集,上日馬人來。” 錢仲聯 集釋:“ 朱翌 曰:‘龍戶,即蜑戶也。’ 曾三異 曰:‘隻有三姓,曰 杜 ,曰 伍 ,曰 陳 ,相為婚姻。’”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龍戶馬人》:“龍戶,在 儋耳 、 珠崖 ,其人目睛皆青碧,善伏水,蓋即所謂崑崙奴也。”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舟語·蛋家艇》:“昔時稱為龍戶者,以其入水輒繡面文身,以象蛟龍之子。”參見“ 蜑戶 ”。
“龍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一、主要含義:南方水上居民
族群定義
指中國古代南方沿海或内河的水上居民群體,又稱“蜑戶”“蛋戶”。他們以船為家,長期生活在水域,從事漁業或運輸,社會地位較低。
曆史文獻記載
二、其他釋義
三、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曆史研究中通常采用“水上居民”的解釋。
龍戶這個詞源自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之一,是指被認為是龍的居所的戶口,意味着貴族或有權勢的人家。龍代表着力量和尊貴,因此龍戶也成為了代表權勢與地位的象征。
龍戶的拆分部首是龍(long)字的頭部,并且在字中間還加入了戶(hu)字,形成了“龍戶”的字形。其筆畫數目共計15畫。
“龍戶”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楚辭·蔔居》。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也有使用,但考慮到漢字簡化的發展,有時使用繁體字“龍戶”來書寫。
在古代書寫中,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龍戶在古代通常采用篆書或者隸書的形式書寫,筆畫較為繁複,而且形态較為古老。
1. 這個宮殿的門匾上刻着“龍戶”兩個大字,顯示了主人家的貴族身份。
2. 我家祖上曾經是江南地區的名門之一,有“龍戶”美譽。
組詞:龍權、龍氣、龍椅
近義詞:貴胄、達官、權貴
反義詞:草民、平民、庶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