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千秋宴的意思、千秋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千秋宴的解釋

即千叟宴。《清史稿·禮志七》:“千秋宴,為 康熙 五十二年創典,設 暢春園 。凡直省現官、緻仕議員暨士庶等,年六十五以上至九十者鹹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千秋宴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闡釋:

一、本義:帝王的壽誕盛典

指古代中國為皇帝、皇後或皇太後壽辰(尤逢整十壽誕)舉行的國家級慶典宴會。此宴非普通筵席,而是融合禮制、政治象征與祈福文化的宮廷儀典。

二、引申義:重大紀念性宴會

現代漢語中,“千秋宴”可泛指為紀念重要人物或事件(如百歲壽誕、機構百年慶典)舉辦的隆重宴會,強調其曆史意義與隆重性。


權威參考文獻(基于典籍與規範辭書):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2. 《舊唐書·玄宗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清史稿·禮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016)
  5. 《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千秋宴是中國清代宮廷舉辦的一種特殊宴禮,其核心含義與“千叟宴”相同,主要用于宴請年長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千秋宴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創立的宮廷宴禮,最初在暢春園舉辦。其名稱中的“千秋”寓意長壽,與“千叟宴”中的“千叟”(千名老者)相呼應,均體現尊老敬老的主題。

  2. 參與對象
    宴會邀請範圍包括全國各省現任官員、退休官員及普通百姓,年齡需在65歲至90歲之間。這一标準反映了清代對高齡長者的特殊禮遇。

  3. 曆史背景與意義
    康熙帝舉辦此宴的初衷是慶祝自己的六十壽辰,同時彰顯“仁政”與“盛世”氣象。通過大規模宴請長者,既強化了皇權與民間的聯繫,也推廣了孝道文化。

  4. 相關名稱辨析
    部分文獻中“千秋宴”與“千叟宴”混用,但嚴格來說,“千叟宴”更側重規模(如乾隆時期參與人數達數千人),而“千秋宴”更強調“萬壽節”(帝王生辰)的慶典性質。

注:若需了解具體宴席流程或更多曆史細節,可查閱《清史稿·禮志七》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芨白蠒烏絲白沒榜師兵目餐餌唱高調吃白飯叱诃熾盛抽縮除落帶厲到口倒退抵抗二蔡耳挖勺發號布令翻然改進風涼詭毳殊章國家裁判駭擾豪風畫眉郎火撚,火撚兒驕陵禁囿金盞計術瘠田踡卧科柏躨躨勞聯産聯撈摝略意柳三眠漫崗面命鳴吠客内降佩離胚盤峭峭綦連三頭六證搔摩升绌嗜欲說解私懷停步銅版紙窩縮下路綫材仙阙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