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火長的意思、火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火長的解釋

(1).古代軍隊基層組織中的小頭目。《新唐書·兵志》:“士以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有長。” 宋 蘇轍 《論雇河夫不便劄子》:“七百裡至一千裡以上,每天納錢三百文,省圑頭倍之,甲頭、火長之類增三分之一。”

(2).泛指兵卒。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火長》:“今人謂兵為戶長,亦曰火長。”

(3).指揮船隻航行的人。 宋 吳自牧 《夢粱錄·江海船艦》:“風雨晦冥時,唯憑針盤而行,乃火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繫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火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稱謂,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一、軍事職務

  1. 基層軍官
    古代軍隊中“火”是最小編制單位,通常由5到50人組成(不同朝代人數不同)。例如《新唐書·兵志》記載:“十人為火,火有長”,即每十人設一火長,負責管理士兵日常事務及作戰指揮。

  2. 軍隊組織基礎
    更高層級的軍事單位為“隊”“團”等,火長作為底層軍官,類似現代軍隊的班長或排長。宋代文獻提到火長在勞役分配、錢糧管理中也有職責。

二、泛指士兵

清代顧炎武《日知錄》提到“火長”有時被用來泛指普通兵卒,例如在口語中稱士兵為“火長”,類似于“兵戶”的别稱。

三、航海職務

  1. 航海技術核心
    火長(又稱舟師、海師)是古代船舶的導航負責人,職責類似于現代船長或航海長。宋代《夢粱錄》記載,火長需精通羅盤導航,确保航行安全,所謂“一舟人命所繫也”。

  2. 鄭和船隊中的角色
    在明代鄭和下西洋時,火長是船隊核心成員,負責指揮航線、應對惡劣海況,并需掌握天文、地理等綜合技能。

補充說明

“火長”名稱源于古代軍隊共用一個竈台(“同火共食”),後衍生為基層單位名稱。其職能從軍事擴展到航海,體現了古代社會對專業分工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火長

《火長》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的“火”字是一個簡體漢字,而“長”字則是一個繁體漢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火”字的部首是“火”,筆畫數為4。而“長”字的部首是“長”,筆畫數為12。

來源

《火長》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表示火焰的延續和持續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長”是“長”的簡化形式,它在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仍然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火”字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但是“長”字在古代的寫法中多為“長”,它的形狀類似于一個人的頭部左右兩側有兩條短線代表着兩隻耳朵。

例句

1. 篝火燃燒着,火焰長時間地跳動着。

2. 物質的生命力就像一團火長盛不衰。

組詞

火勢、火焰、長久、長時間

近義詞

延續、持續、綿延

反義詞

熄滅、停止、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