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esign put down a burden;rest the shoulders]∶辭掉官職
何期姜使君 洮州之任,急切不能卸肩,所以連 韋臯也不得還家。——《石點頭》
(2) [be relieved of one’s responsibilities]∶比喻卸掉責任
但願他早入戶,容我卸肩,辦炷清香,代伊酬願。——清· 李漁《逃禅》
(1).辭掉官職。《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吾今權重,雖欲卸肩,不可得也。”
(2).卸掉責任;逃避責任。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禅》:“但願他早入戶,容我卸肩,辦炷清香,代伊酬願。”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大沽前後之役》:“僉謂番情叵測,官員并未辦有頭緒,輒敢借詞卸肩……即在軍前正6*法。”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卸肩漢語 快速查詢。
“卸肩”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辭去官職
指主動解除職務或官位。例如《三國演義》中“吾今權重,雖欲卸肩,不可得也”,體現了官職卸任的語境。該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較少。
卸掉責任
比喻推脫或擺脫承擔的任務、義務。如清代李漁在《逃禅》中寫道:“但願他早入戶,容我卸肩”,強調從責任中解脫的意願。此含義在現代口語中仍有使用,多含消極色彩(如逃避責任)。
語源解析
“卸”本義為“解馬卸車”(解除負擔),後引申為抽象意義上的“解除”。“肩”象征責任或職務,組合後形成比喻義。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表達,如清代詩詞“萬緒難分手,千端莫卸肩”,強調對責任的堅持;而“較量物價差糊口,也算塵勞未卸肩”則反映生活壓力下的無奈。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石點頭》《逃禅》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卸肩這個詞的意思是解除責任或者壓力,放松身心。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卸》部表示解除、放下,《肩》部表示肩膀。合在一起表示解除肩上的負擔。
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卸肩可以進行以下分解:卩(厲部)+⺼(⺼部)+亻(人部)+二(二畫),總共8個筆畫。
《卸肩》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定,但可以推測它出現在近代漢語中。在繁體字中,《卸肩》還是用相同的組合來書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但《卸肩》這個詞是後來才出現的,所以在古代沒有對應的漢字寫法。
一些關于《卸肩》的例句:
1. 我需要休息一下,卸卸肩上的壓力。
2. 她通過運動來卸肩。
卸肩的一些組詞有:卸包袱、卸壓力、卸下負擔等。
與卸肩意思相近的詞有:減壓、放松、解脫。
與卸肩意思相反的詞有:承擔、負重、負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