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鋤地灌溉。泛指耕作。 宋 黃庭堅 《送李德素歸舒城》詩:“荒畦當鉏灌,蠹簡要籤整。” 元 牟巘 《東坡九日尊俎蕭然有懷今歲重九因辄繼和》:“而此庭前菊,鉏灌少人工。”
“鉏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分解如下:
詞義解釋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語境中描述農耕勞作,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例如:“鉏灌之勤,終得豐年”可理解為“因勤于耕作,最終獲得豐收”。
補充說明
需注意“灌”在古漢語中還有“叢生樹木”的含義(如《爾雅》中“灌木”),但此義與“鉏灌”一詞無直接關聯。
《鉏灌》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于形容農民用鉏或灌田的行為。鉏指的是一種農具,用于犁地;灌指的是将水進行排灌灌溉的行為。因此,《鉏灌》的意思就是用鉏進行灌溉或灌田的動作。
《鉏灌》的部首是金(钅)和火(灬)。
《鉏灌》共有16個筆畫。
《鉏灌》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最早的寫法是“鋤灌”,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可以用「鋤灌」來代表《鉏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鉏的右邊是兩個拆字部分,分别是“豕”和“朵”。灌的右邊則是“火”。
古代的漢字寫法相對繁瑣,而現代字形的簡化使得字形更加簡潔易寫。
1. 農民們利用鉏灌辛勤耕作,為農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 春天到來,他拿起鉏灌,開始了一天的農活。
組詞:鉏田、灌溉。
近義詞:犁地、耕作。
反義詞:收獲、休耕。
【别人正在浏覽】